7月下旬以来,我省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池塘、稻田等养殖水域失水严重,旱情迅速蔓延。为减少干旱给水产业造成的损失,特提出如下抗旱救灾主要措施: 一、合理和节约用水。持续高温,池塘和养鱼稻田容易发生漏水、渗水和水份蒸发现象。因此,一是要本着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原则,适当减少换水频率,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搞好池塘、养鱼稻田的渗漏检查和维修工作,发现渗漏情况应及时进行修闸堵漏,减少水的浪费;三是要修复、添置提灌设施,确保必要供水顺畅。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临时性打小型机井,加注地下水;网箱养殖区可将网箱移至较深水域。 二、突出重点,重点水面用水。亲鱼和鱼种是渔业生产的基础,对来年的渔业生产影响极大,应优先要亲鱼和鱼种池塘的用水。旱情严重的地方,应采取并塘或转移的办法,把亲鱼和鱼种保存下来,以备翌年生产。并塘或转移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尽可能减轻对鱼体的损伤。运输时尽量选择在傍晚进行。 三、搞好鱼病防治工作。久旱高温天气,鱼病发生较为频繁。各地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应切实搞好鱼病防治工作,特别要防止爆发性鱼病的发生和草鱼“老三病”的防治。 四、加强水质调控工作。一是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可每隔10—15天,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水质;条件好的地方可施用水体改良剂和光合细菌等。二是采用生物方法净化水质和降低水温。外来水源有限的池塘,在基本养殖水位的前提下,可利用池塘面积10%左右的水面,移植红菱、水浮莲、水葫芦、水空心菜等浮水植物,起到净化水质和降低池水温度的作用。 五、调整投喂技术,做到科学饲养。一是要投喂高质量稳定性好的配合饲料,不投劣质和冰鲜饲料;二是减少日投喂量。高温季节的日投喂量应为正常投喂的70—80%左右;三是调整投喂技术。做到早晚投喂,每天两次,并采用8分饱食投喂方法,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因饲料浪费造成水质污染,保持清洁水质;四是强化增氧措施。做到早晚定时增氧,避免鱼类因缺氧而产生应激;五是尽量不施有机肥和少施无机肥。 六、科学调度渔业用水,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目标。对于兼有灌溉功能的池塘和小型水库,各地应根据效益优先的原则,协调好渔业和农业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渔业用水调度方案,并统一调度,统一放水。有的养殖水面还应确定水位线,避免多重损失。 七、适时捕捞,减少鱼类存池量。缺水严重的池塘,可采用刺网或流刺网等捕捞作业方式,及时捕捞,适时上市,减少存鱼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