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一年比一年难养,钱一年比一年难赚,不是发病率高,就是产量低,开始几年是病毒病横行,这几年又有苗种的影响,池塘租金、人工费、饵料成本、药费等越来越高,养虾还有没有出路?如何让养虾业走出困境,这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回答的问题。 比如公司番禺养殖场,我们曾计算过,要想保本需要亩产800斤的虾产量,可是近几年多数亩产350斤左右(增氧能力1kw/亩)。为弥补养虾的亏空,考虑过鱼虾混养,让鱼带来部分产值,曾试过河魨、笋壳鱼、银龙鱼等混养,还是不能保本。为了防止病毒病,建了蓄水池,水源经过了消毒、过滤及活化,防病毒病效果明显,也减少了野杂鱼虾等,可是产量仍然很低。也认识到,影响国内养虾成活率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前期气泡病及气泡病诱发病毒或细菌病为主,二是后期缺氧诱发病毒或细菌病为主,病毒病2009年及以前主要是桃拉病毒,2009年后转为白斑症病毒病,2014年及以后白斑症病毒病危害降低,而副溶血弧菌的感染(美国专家称为EMS)加大,这些病的防控都已经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防控气泡病方面,但产量还是上不去。又逐步认识到,从美国或其他地区进口的“一代苗”和2009年前养殖的初从南美引进的品种有所不同,“一代苗”生长快,需要更高的溶氧和营养,而目前的养殖环境做不到,所以产量上不去,发病率高。从种质的角度,“一代苗”是经过选育的,生长快,可以养到大规格(10~20头/斤),还是有优势的,即使再使用以前的那个品种,同样的增氧能力产量也许有所提高,但综合考虑,也未必效益更好,因为现在的成本更高了。经过以上的认识过程,怎样才能扭亏为盈,看来只有提高产量。 “溶氧决定产量,稳定决定成活,营养决定生长”,这是我们多年前就总结的理论,提高溶氧就能提高产量。顺德的加州鲈鱼养殖、生鱼养殖,斗门白蕉的鲈鱼养殖,都有上万斤产量,他们靠的什么?一是增氧能力,每亩2台以上增氧机,二是水深,2.5~3.5米。我们推广河蟹增氧,在江苏高淳,送给客户4台增氧机,当时养殖户没人敢用,怕把河蟹搅死,现在如何,河蟹养殖区到处都是增氧机,从以前的亩产不足120斤,到目前200斤以上,效益明显,谁先“增氧增产”,谁先得益,才有了连续多年的河蟹养殖辉煌。江苏如东及山东沿海兴起的小棚养虾,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小,或有棚,而更多的是因为增氧能力强及使用地下水源没有病毒传播。 “增氧增产”能带来什么好处?高产就有高产值,在现有的成本逐年提高的状况下,能提高投入产出比,能活下去,这个意义就很大。还有,前面我们举得公司番禺养殖场的例子,1kw/亩增氧能力,能产350斤产量,如果是2kw/亩增氧能力呢?可以产950斤左右,怎么增加了600斤了,个1kw也应该出600斤产量,只是那250斤被池塘给消耗了,这就是“氧债”影响的结果,所以第二个1kw效率高,在土池塘现在增氧普遍不足的条件下,提高增氧能力,能提高增氧性价比,也提示,铺膜池同样的增氧能力产量高。另外,产量高的池塘,在增氧能力足的条件下,水体易稳定,因为有机质多,生物种类也多,也就是“生物多样性”好;投饵的影响也变小,因投喂量基数大了,投料即使忽高忽低影响也不大;“稳定决定成活”,水体稳定后发病率就会降低,特别是气泡病会减少;多开增氧机,还是防气泡病的有效方法。在一些发病区域,换水风险很大,多增氧是减少换水维持产量的手段。 这里强调的增氧主要还是用增氧机或气泵充气增氧,换水也能增氧,由于虾病毒病危害较大,水源应选地下水或经过处理的水。用弱氧化性增氧剂(如“氧速保”)调水或缓释型的底改剂(如“福地安”)改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还有一种重要的增氧及净水方法,对池塘养殖水体过滤,象鱼缸过滤一样,将部分悬浮有机质过滤出来,能进一步提高产量。增氧能力不足的池塘,必须降低放养密度或采取轮捕的方式,并利用“一代苗”能长大规格的特点,养殖大规格虾,也能提益。没有换水条件的普通土池塘,建议1kw增氧能力“一代苗”的放养密度1.5~2万尾,2kw增氧能力“一代苗”的放养密度3.5~4万尾。不要加大密度呦,养大规格才赚钱! 我想顺德的养殖户,他们开始也不是就知道“增氧增产”这个办法的,可能因为地租越来越高,鱼价上不去,效益低逼出来的。其实所有的品种都一样,养殖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增氧能力提高的。哪个地区先发展,哪个地区就有优势;哪个养殖户先行,哪个养殖户就先得益;哪个公司先推广,哪个公司的品牌就能提升。 我们认为,“增氧增产”是养殖户养殖成功的关键,是提升养虾产业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养虾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