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泛塘”

2024-3-28 22:35|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5| 评论: 0

摘要:   鱼类“泛塘”是指鱼类严重浮头,继而大量死亡的现象。在水产养殖中,如不及时防治或急救,常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1.气候不适引起的“泛塘” 在池塘载鱼量较大的情况下,如连续阴雨,长时间暗热后突降暴雨,秋季浓 ...

  鱼类“泛塘”是指鱼类严重浮头,继而大量死亡的现象。在水产养殖中,如不及时防治或急救,常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1.气候不适引起的“泛塘” 在池塘载鱼量较大的情况下,如连续阴雨,长时间暗热后突降暴雨,秋季浓雾等都会引起“泛塘”。阴雨天光照不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减弱,水中耗氧而又得不到较多补充,造成水体缺氧,引发鱼类“泛塘”。长时间暗热后突降暴雨使水体表面温度剧降,而底部温度仍然较高,造成上下水层对流,使底层含氧低的水和有机质带到水面,加速有机质分解,消耗水中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物质,而引起鱼类“泛塘”,尤其在傍晚或夜间降雨,第2天早上就会出现严重的“泛塘”。秋季白天气温较高,晚上气温较低,水蒸汽冷凝形成的浓雾阻碍气体对流交换,使水体缺氧而造成鱼类“泛塘”。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泛塘”,就要酌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早预防。如充水,开增氧机,撤增氧剂等效果都十分明显。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急救。 2.过量施用有机肥引起的“泛塘” 这类“泛塘”一般发生在施用有机肥2~4天后;气温高,水体浅,发生可早一些,重一些;气温低、水体深、发生迟一些。这类“泛塘”的特点是全天都有浮头和死鱼。原因是过量施用有机肥,造成有机质分解耗氧引起缺氧和氨中毒。预防措施是施肥要少量多次而且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质肥料。 这类“泛塘”,员有效的急救措施是采用絮凝法,使有机颗粒凝结成絮状物而沉淀,减少有机物的分解耗氧。能起絮凝作用的物质主要有白粘土和硫酸钾铝,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用1.5~3.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同时使用过氧化钙增氧剂以补充水体氧气。 3.饲料投喂过多引起的“泛塘” 如果鱼饲料投喂过多,鱼生长过快,体内的含水量高,对低氧的忍受能力差,就容易因缺氧“泛塘”。这类“泛塘”的主要特点是专死某种吃食性鱼类,如鲤鱼、草鱼、育鱼、编鱼及专养的特种鱼类,在天气变化时,会突然发生。 防治措施,是“以防为主”,坚持“四定”,即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饵。遇到天气变化,气压较低时,晚餐少喂或不喂。草鱼在5~6月份不要投喂过多,如发生“泛塘”,应立即停食,一般停食2~3天后就可恢复正常。 4.用药不当引起的“泛塘” 常见的硫酸铜,含氯消毒剂如漂白杨、强氯稿、二氧化氯等用量用法不当均会引起中毒性“泛塘”。这类“泛塘”的症状是施药后2小时左右全池鱼开始骚动不安,浮出水面的死鱼头部多有泥渍印。 硫酸铜是一种常用的鱼药,主要是防治细菌性鱼病和袍子虫。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⑦水过清不能用药,因为硫酸铜屑重金属盐,没有浮游生物和有机质吸附缓冲,直接作用于鱼鳃组织,会使蛋白质凝固致使鱼类呼吸困难而死亡。②水过深不能用药。硫酸铜,一般都泼施在水面,水过深会出现表面浓度过高而一时难以迅速扩散,而引起中毒。②早晨不能用药。硫酸铜在高温时对鱼体的毒性加强,所以早晨用药,在当时是安全的,但到中午气温水温升高后,药性就会增强,造成色类中毒死亡。④高温时不能用药。7。8月中午气温高达37~38摄氏度,水体表面温度达到40~50摄氏度,硫酸铜对鱼类的毒性会大大增加。含氯消毒剂中毒引起的“泛塘”与硫酸铜中毒相类似,只是持续的时间较短。 预防措施:⑦用药前要对水体进行准确的计算,按水体容量适量用药。②早晨禁止使用含氯消毒剂。⑦鱼浮头时严禁用药。④正午高温时不能用药。 一旦发现“泛塘”,应立即采取措施:迅速冲水,冲淡药液;全池泼洒泥浆,吸附水中药物,减轻中毒s含氯消毒剂过量还可以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进行消氯,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克。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