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的剂量免疫接种,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无论注射还是浸泡对鳜鱼均安全;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渗透和缓释作用的黏膜免疫佐剂,制备成浸泡型疫苗,预防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疾病的有效率可高达70%以上。采用浸泡免疫途径接种鳜鱼,操作简便,可同时免疫大批量小规格的鳜鱼,克服了注射免疫耗时费力、容易损伤鳜鱼的缺点。 研制的几种鳜鱼疫苗 鱼类免疫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真骨鱼类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除非特异性免疫外,对入侵的病原体(如嗜水气单胞菌)还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将病原体杀死、降解或排除。 疫苗是将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灭活、减毒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鱼类免疫系统的特性,当鱼体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并形成免疫记忆;当鱼体再次接触到与所接种疫苗原性一致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就会迅速产生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对鱼体的伤害。 根据疫苗的性质与成分、针对病原的种类和按疫苗获得的方法等可将渔用疫苗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按针对病原的种类分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按疫苗的性质与成分可分为单苗、联苗等。 一、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 1、疫苗的构建:嗜水气单胞菌是鳜鱼细菌性疾病的主要原菌,珠江水产研究所通过多年的流行病学分析,选择三株对鳜鱼致病性强、免疫原性好、流行中的优势血清型菌株,采用全菌灭活的方法,制备成三价疫苗,用于预防鳜鱼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和溃疡病。 试验结果表明,按规定的剂量免疫接种,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无论注射还是浸泡对鳜鱼均安全;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渗透和缓释作用的黏膜免疫佐剂,制备成浸泡型疫苗,预防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疾病的有效率可高达70%以上。采用浸泡免疫途径接种鳜鱼,操作简便,可同时免疫大批量小规格的鳜鱼,克服了注射免疫耗时费力、容易损伤鳜鱼的缺点。 2、免疫方法: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可在鳜鱼苗种下塘前或运输途中使用。两种免疫方法均应注意充氧,保持水体中足够的溶解氧。 苗种下塘前使用方法:先将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母液摇匀,用清洁水稀释100倍(每100毫升疫苗放入10千克水中),然后放入鳜鱼苗种(3-10厘米),以密度适量、不缺氧为宜,浸泡10-20分钟(浸泡时间视苗种耐受情况而定),并注意增氧。疫苗稀释液可连续浸泡3-4批鳜鱼苗种,100毫升疫苗可浸泡3-4厘米的鳜鱼800-1000尾(以连续使用计)。 苗种运输中使用方法:将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知疫苗母液摇匀,用清洁水稀释100-200倍(每100毫升疫苗放入10-20千克水中),含疫苗的稀释液装入塑料袋或桶中,然后放入鳜鱼苗种(3-10厘米),充氧运输。疫苗稀释倍数视运输时间而定,如果运输时间在20分钟以内,稀释约100倍;运输时间20-60分钟,稀释约150倍;运输时间60分钟以上,稀释约200倍。运输途中密切注意鳜活动情况,严防缺氧。每100毫升疫苗可浸泡3-4厘米的鳜鱼约400-800尾(使用一次)。 3、应用示例:2004-2006年,累计到广东省顺德、江门市荷塘、南海区南庄等地用鳜鱼嗜水氯单胞浸泡疫苗免疫了25.8万尾鳜鱼,成活率普遍比对照塘提高20%以上。部分试验塘发生过车轮等病,通过药物、调水等方法,一般较对照塘容易控制病性,说明鳜鱼浸泡免疫嗜水气单胞疫苗后,可增强鳜鱼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二、鳜鱼病毒病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1、疫苗的构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克隆有良好免疫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基因,在基因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中表达,大量生产出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病原蛋白质,再经过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抗原)而制备的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主要成分为特定的蛋白质,与灭活的全病原体疫苗相比,除去了一些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物质,安全性更好。 鳜鱼病毒病是对鳜鱼养殖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衣壳蛋白是鳜鱼病毒是主要结构蛋白,不仅具有包病毒基因组的作用,也是决定病毒的抗原性的重要成分。 目前珠江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安全有效的鳜鱼虹彩病毒病重组亚单位疫苗,主要成分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重组鳜鱼病毒MCP(MajorCapsideProtein,主要衣壳蛋白)。实验室的研究表明:鳜鱼病毒重组MCP疫苗注射免疫鳜鱼后,通过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RT-PCR法检测Mx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刺激指数等特异或非特异免疫指标,确认重组MC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注射免疫鳜鱼病毒的免疫保护率在60%以上。 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优化产品工艺提高基因工程重组MCP疫苗的产量,选择更有效的佐剂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发展易于操作推广的浸泡免疫技术。此外,我们还开展了鳜鱼病毒DNA疫苗的研制,期望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预防鳜鱼病毒的疫苗。 2、免疫方法:鳜鱼病毒病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使用对象为鳜鱼苗种和亲鱼,通过对亲鱼的免疫,以防止病毒经亲鱼直接传播到苗种。 亲鱼使用方法:一般在人工繁殖前半个月至1个月使用,腹腔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4毫升。若免疫两次效果会更好,首次免疫可在亲鱼人工繁殖前2-4个月,第二次免疫在人工繁殖前半个月至1个月。 苗种使用方法:在鳜鱼苗种下塘或分塘时使用,腹腔注射,剂量为体重50克以下每尾注射0.05毫升,50克以上每尾注射0.1毫升。 (3)应用示例:2006年,在广东省江门市一养殖塘开展了田间试验,共免疫500尾鳜鱼,免疫时鳜鱼体长为10-20厘米。免疫苗与未免疫鱼在同一池塘养殖,两者之间用围网隔开,放养密度相似,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养殖6个月,免疫组收获时鳜鱼平均体重583克,成活率98%;未免疫组平均体重581克,成活率94.5%。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鳜鱼虹彩病毒病重组MCP疫苗的安全性好,并有较好的免疫保护率。 三、鳜鱼病毒病、嗜水气凌晨胞菌病、柱状黄杆菌病二联、三联疫苗 几种抗不同病原的疫苗(如鳜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鳜鱼病毒病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同一批鱼,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对鱼体造成的应激次数多,对养殖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联合疫苗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苗以混合或同次使用等方式进行免疫接种,以预防多种传染病的一种手段,因此能对一种以上的疾病起到免疫保护作用。目前,珠江水产研究所正在进行鳜鱼病毒、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二联/三联/疫苗的研制,其中鳜鱼病毒一嗜水气单胞菌二联疫苗在实验室试验中对鳜鱼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侵染都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鳜鱼安全免疫操作通用规则 一、免疫前的准备 免疫前,需确认待免疫鳜鱼处于健康状态,环境条件适宜,并进行鱼体接种疫苗的安全性预试验。 1、待免鳜鱼健康检查:免疫接种的鳜鱼需摄食活动正常、体质健康。先观察全池鳜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再抽样检测待免鳜鱼3-5尾,肉眼观察体表及鳃等处是否正常,按常规方法镜检寄生虫、必要时开展细菌性病原和鳜鱼病毒检测。凡鱼体瘦弱、鱼池发病出现死鱼或有较多寄生虫寄生的鳜鱼,不能接种疫苗。 2、考察免疫的外界条件:温度是鳜鱼免疫应答的重要影响因子,一般免疫时水温以20-30℃为宜。水温过低,鳜鱼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水温过高,免疫时鳜鱼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此外,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理化因子,与鱼体健康、免疫效果关系密切,在免疫前需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理化因子检查,并结合经验性水色观察,判断水体质量,确认水质在正常范围之内。通常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早晨进行免疫,尽量减少鳜鱼损伤。 3、鱼体安全免疫测定:为确保安全,在进行批量免疫处理前,有必要对待免鳜鱼进行安全性预测试。 浸泡免疫方式:主要应用于规格约3-10厘米鱼苗,随机抽样20-50尾鱼进行试验。在疫苗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疫苗使用浓度、鱼苗密度和充氧等条件下,观察在规定的浸泡时间或提高疫苗使用浓度50%-100%或加大50%-100%鱼苗密度等做法,以考验鱼体的高强度耐受性,这对批量免疫处理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注射免疫方式:主要应用于大规格鱼种(10厘米以上)及亲鱼,应选择匹配的连续注射器,注射时尽量减少受免鱼的损伤;可以适当加大疫苗注射剂量考察鱼体的注射安全性,一般采取疫苗使用剂量1.5-2倍,并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观察1-2天内免疫鳜鱼有无异常。 二、免疫接种 1、减少对受免鱼的刺激:通常选择在天气晴朗、水温适宜的早晨进行鱼体免疫,整个操作过程要轻、快、稳、尽量减少鱼体的损伤。合理控制饵料鱼的投放量,避免池塘中养殖密度过大而对鳜鱼产生不利刺激。 2、确保批量免疫操作安全:在鱼体免疫测定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批量免疫鱼处理。严格按照疫苗产品使用说明的适用对象、免疫施用途径、剂量、注意事项等要求操作。在批量免疫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鳜鱼的稳定状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对批量受免鳜鱼在密度、水质等方面采取早期安全防护处理。特别是浸泡免疫时,即使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鱼苗密度和充氧等条件下操作,也要仔细观察鳜鱼在规定的浸泡时间内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有异常,可采取加入稀释、缩短浸泡时间等措施。 三、免疫后的管理 1、缓解受免鱼的环境胁迫后效应:施行免疫时鳜鱼因在环境胁迫(拥挤胁迫、捕捉胁迫、体表损伤、疫苗的使用等)的作用下,鱼体抗病、抗逆能力受到一定影响,须加强日常养殖管理工作,监测水质的理化因子(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确保水质良好;仔细观察受免鱼的报信情况,适时适量投放饵料鱼。 2、加强综合防治:目前研制的鳜鱼疫苗针对的是特异的细菌病(嗜水气单胞菌病、柱状黄杆菌病)和病毒性病症,而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寄生虫和其它病原菌等病原性疾病及一些非病原性疾病,因此必须增强综合防治管理意识,通过病原早期监控和水质、饵料鱼的精心管理(为防止病原从饵料鱼环节带入,饵料鱼投放前应做消毒处理),以保障养殖全过程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