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水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现状

2024-3-23 01:0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6| 评论: 0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的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1999年海水鱼类养殖面积达4·3万公顷,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18万吨,占全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45%,年养殖增值40多亿元,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的重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的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1999年海水鱼类养殖面积达4·3万公顷,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18万吨,占全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45%,年养殖增值40多亿元,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病害开始发生并蔓延,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迄今为止,广东放养的石斑鱼类、笛鲷科鱼类、石鲈科鱼类等的苗种,40%来自捕捞的野生鱼苗,50%依靠从台湾、泰国等地进口人工鱼苗,不仅耗费大量外汇,质量也不,而且带来病害,而大量捕捞天然鱼苗,对自然资源将不断造成破坏。这种状况与海水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显然不相适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批量化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迄今为止,我国海水鱼类育苗成功的种类有40余种,如大黄鱼育苗量超过1亿尾;梭鱼、真鲷、眼斑拟石首鱼、花鲈、状黄姑鱼的育苗量超过1千万尾;牙鲆、黑鲷、尖吻鲈、断斑石鲈、斜带髭鲷等育苗量有数百万尾,但许多鱼类尚不能达到批量化生产,特别在广东,主要养殖的石斑鱼类、军曹鱼等鱼类靠从台湾和东南亚进口,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广东海水鱼类育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 亲鱼培育的性控技术 广东养殖的石斑鱼类、鲷科鱼类、笛鲷科鱼类等有性转化现象,例如石斑鱼有“先雌后雄”,勒氏笛鲷有“先雄后雌”的性转变过程,性逆转所需时间约2—5年,不同种类不同,巨石斑鱼长达6年以上才能性转变成功。这就增加了人工繁殖的难度。因此许多学者进行性腺调控技术的研究,使用雌激素(如雌二醇)或雄激素(如甲基睾酮)都能促使一年雌雄同体的鱼类提早进行性转换,一般采用药饵投喂法和注射法。1998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采用外源混合激素药条肌体埋植法,使性转换时间缩短为80天以内,用性转换雄鱼与天然雌鱼配对授精,已育成3厘米鱼苗3万尾。解决雄鱼不足的另一途径是采用超低温冷冻保存精液技术,把成熟雄鱼的精液冷冻保存,需要时拿出来进行人工授精,此法亦可解决雌、雄亲鱼性成熟不同步配对时的难题。但上述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台湾民间研究海水鱼人工繁殖进展很快,他们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亲鱼培育体系,采用网箱培育亲鱼,培育亲鱼的效果比水池好,因为备用亲鱼多(有些种苗场蓄养1000多尾石斑鱼,产的卵超过1吨),可从中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产卵授精。广东一些苗场借鉴台湾的经验,已取得一定成效。 饵料生物的大规模培养 开口饵料是影响仔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通常用轮虫作为刚孵出仔鱼的开口饵料,为了增强仔鱼生长发育所需的HUFA(不饱和脂肪酸),用高浓度小球藻强化培养轮虫,大规模培养轮虫技术已确立。仔鱼经过几天培育,随着消化器官的完善,投喂卤虫幼体,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卤虫幼体的HUFA的含量为1·3%—5·0%,饲养鱼苗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增加卤虫幼体HUFA的含量,我们添加50DE营养强化剂,在培育眼斑拟石首鱼的试验中,大大提高了培苗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桡足类HUFA的含量较高,分析日本虎斑猛水蚤的HUFA含量为23%—28%,从营养角度出发,桡足类是人工育苗理想的活饵料,但桡足类繁殖速率低,尚未能建立大规模培养技术。目前用筛网在海区捕捞天然的桡足类投喂鱼苗,培苗效果明显,经对比试验表明,投喂桡足类培苗的成活率可高达85%以上,而投喂未强化卤虫幼体的培苗率仅20%,因此建立桡足类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提高育苗成活率关键技术之一。 鱼苗大规模培育 海水鱼育苗场以往采用室内水泥池培育鱼苗,室内育苗池环境较稳定,仔稚鱼死亡率较低,但随着鱼体生长,需要大量的饵料生物,水泥池很难做到能大量供应饵料生物。利用室外土池育苗,虽然仔稚鱼成活率不如室内育苗池,但生物饵料充足,能提供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适口饵料,因此鱼苗生长发育较快,体质健壮,又可避免育苗后期幼体的相互残食。广东已逐步采用前期仔鱼室内池高密度培育和后期仔鱼或前期稚鱼土池培育相结合的方法来大规模生产种苗。例如我们把花尾胡椒鲷仔鱼在开口摄食前,移入30立方米的室内水池饲育,密度2—3万尾/立方米。前10天投喂轮虫,10天后投喂经过50DE强化培育的卤虫幼体和海区捞取的天然桡足类,仔鱼经室内池20天培育(成活率达81%左右)后,将鱼苗移到室外池塘(面积3—20亩,水深1—1·5米)培育。在鱼苗下塘前10天,鱼塘要消毒和施鸡粪或尿素,然后接入一定数量臂尾轮虫培养饵料生物,使仔鱼移入池塘时立即有饵料生物供摄取。根据池塘中天然饵料,特别是桡足类的情况,鱼苗下塘10天左右开始投喂鱼浆和人工配合饲料,经18天培育,出塘,规格4·2厘米左右,成活率83%左右。试验表明,后期仔鱼或前期稚鱼移入土池培育的成活率较高,是大规模培育鱼苗的主要途径。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