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养殖池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蟹的规格和产量。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情况上作用重大。 在高温季节,水草能起到遮阴降温作用,有利于河蟹的快速生长。但是,在高温季节藻类水草很容易腐烂变质,对河蟹生长无疑是很不利的,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造成腐烂变质的原因: 养殖塘里的水草由于暴雨长时间侵袭,又加上高温,水温高于水草的适温范围,水草会表现出茎叶皱缩、扭曲,不正常的拉高现象,叶片黄化,茎叶腐烂,乃至除新芽外的老叶全部脱落。当水温高于一定值,叶片会出现烂斑,逐渐扩大直至整片叶子、整个植株全部烂掉。 二、对河蟹生长的危害: 持续高温暴雨天气,对水产养殖来说,无疑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极端天气严重破坏水体养殖环境。 在高温季节,藻类在水中繁殖生长迅速,会消耗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水质环境中的PH值迅速上升。一旦大批死亡,就会沉于池底并腐烂变质,滋生出大量的有害细菌和有毒物质,又会消耗掉水中的大量氧气,破坏池塘的水质环境,导致池底缺氧、河蟹中毒并造成死亡。因此消除和控制势在必行。 三、前期预防: 水草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河蟹养殖的成败,因此从放苗到成蟹期间都不可大意马虎,要加强日常管理,因为水草的衰败对水环境的破坏很大,而且具有不可逆性,后期调控起来难度较大,必须提前预防好,中后期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底质是防止草烂的关键。 (1)严格控制池塘大型藻类、杂草、青苔、刚毛藻等有害生物,提前使用底改剂,可有效抑制这些大型藻类的生长。 (2)如果青苔已经生长起来,先使用药物杀之(如扑草净拌腐殖酸泼洒,连杀2-3次,困水7-10天)。杀死青苔后,能捞的及时捞出,捞出后应及时用底改剂进行改底,以防死苔在池底发酵而引起底臭、底热缺氧,同时也可防止河蟹误入其中而引起氨氮急性中毒。 具体措施如下: 1.换水20-30公分(少量多次地换,避免河蟹应激),水源必须较清,氨氮、亚硝酸盐正常。 2.全池降解毒素,提高水体通透性,缓解应激反应。 3.移栽部分水花生和青萍,暂时代替腐烂的水草,稳定水环境,面积在30%左右,不可过多。 4.停喂小鱼,减少投喂量,以青粗饲料为主,防止水质更加恶化。 5.投放螺蛳,净化水质,防止水色过浓,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产生。 6.闷热天气一定要适当换水,稳定水质,保持透明度。 四、解决方案: 6月中旬进入高温季节,塘中水草特别是伊乐藻很容易枯萎腐烂,一定要注意平时管理和预防。因为一旦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水质会急剧恶化。首先会发浓,呈浓绿色(蓝藻等有害藻类过量繁殖)墨绿色,然后开始发暗,呈灰黑色、暗红色、酱油色(主要是藻类死亡、有机质过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缺氧,河蟹上岸吊网,同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造成高温期河蟹伤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水草开始腐烂,建议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 1.立刻捞去池水表面的腐烂、枯萎、衰败的水草,防止在水中继续腐烂坏水。 2.换水10-15公分,加注新水(不可用鱼塘水等较肥水质)提高水位,然后全池泼洒解毒。 3.第二天上午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保住还没有腐烂的健康水草。 注意:如果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这时候要注意千万不可轻易用药,因为此时水体已经处于“三低三高”的状态(即低溶氧、低光照、低缓冲,毒素高、肥度高、病菌高),一旦用药不对或者用量过大,就会增加水体负担,产生大量副作用(耗氧、中毒等),增加河蟹伤亡。这时候建议以缓解症状为主,因为一次性全部解决问题难度很高,以保住螃蟹为首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