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是热胀冷缩的液体.在4°C时密度最大,即离4°C越远密度越小(0°C结冰)。水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池塘水体水温上升和下降均比陆地慢,即早、晚水温变化比气温小,因此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池塘水体温度随季节、昼夜与水体的深浅不同而有差异,水深3米左右的室外池塘,一年中其水温一般会出现下列变化: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且受早晚温差的影响,池塘水体易造成流转混合。如果表层水温上升过快,水体较深且风力不大时,上、下水层难以对流而产生“温跃层”,特别在夏季,水体上表层极易产生“温跃层”,这对鱼类相当不利,尤其在气候异常时,很容易出现突发事件。同样在秋、冬季,由于表层水温的上升或下降,使上层水体的密度产生变化,上、下水层水体也会自动对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