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江黄颡成鱼饲养的四种方式

2024-3-16 20:2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21| 评论: 0

摘要: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  主养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10亩以内,3~5亩为宜,这样便于喂养管理和捕捞。池水深1.5~2m,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底质为佳。水源要求要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鱼种放养前半月 ...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  主养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10亩以内,3~5亩为宜,这样便于喂养管理和捕捞。池水深1.5~2m,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底质为佳。水源要求要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鱼种放养前半月,池塘应用生石灰和茶饼彻底清池消毒,杀灭敌害。

  然后每亩施用200~300公斤有机肥,培肥水质。有条件的池塘应配备增氧机。

  2.鱼种放养  根据鱼种规格和设计成鱼产量以及喂养条件确定放养量。鱼种规格小,放养量可高一些;规格大,放养量可低一些。瓦氏黄颡鱼不互相残食。成鱼阶段目前还未发现病害,因此它的养成率可高达95%以上。 一般2cm夏花每亩放养4000~5000尾,3~4cm鱼种每亩放养3000~3500尾,5~6cm鱼种每亩放养2500~3000尾,8~10cm以上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2000~2500尾。

  另外每亩再套养6~10cm鲢鳙鱼种200尾,以调节水质,防止水体过肥。禁止套养鲤、鲫、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等吃食性鱼类。因它们抢食能力比瓦氏黄颡鱼强,套养它们会严重影响瓦氏黄颡鱼的摄食生长和成鱼产量。

  3.饲料与喂养管理  喂养瓦氏黄颡鱼成鱼的饲料有两大粪,一类为小鱼虾、冰鲜鱼等纯动物性饲料;一类为人工配合饲料。用小鱼虾和冰鲜鱼作饲料时,早期应将其搅成肉浆投喂,后期则剁成lcm左右细碎块投喂,以适合瓦氏黄颡鱼不同生长阶段的口径大小,便于摄食。

  在小米虾出产丰富的滨湖地区。可直接捞取小米虾投喂瓦氏黄颡鱼,饲养效果很好。瓦氏黄颡鱼成鱼配合饲料的原料包括动物性原料和植物性原料两类。动物性原料有鱼粉、蚕蛹粉、血粉、肉骨盼、酵母粉等。植物性原料有豆饼、菜饼、棉饼、玉米粉和面粉等。  因瓦氏黄颡鱼属动物性偏杂食性的鱼类,故其成鱼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原料比例应大一些。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蚕蛹粉8%,血粉8%,肉骨粉5%.豆饼粉l5%.菜饼10%,玉米粉5%,面粉17%,复合维生素1%,无机盐添加剂2%.

  成鱼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为,粗蛋白质38%~40%,脂肪7%~9%,碳水化合物20%~23%,纤维素5%~6%. 原料要充分粉碎后按配方混合加工成直径2~3cm颗粒,一般现做现喂,也可以加工干贮再投喂。另外生产中运用较多的是用搅碎的鱼浆与粉状的植物性饲料,如豆饼粉、玉米粉和面粉等拌合团块状的混合饲料,喂养效果也不错。

  要注意混合饲料中鱼浆占60%以上,植物性饲料成份占40%以下,以确保瓦氏黄颡鱼摄取足量的动物性蛋白质。 瓦氏黄颡鱼有集群摄食的习惯。每口成鱼池中应设2~4个饲料台,饲料定点投在饵料台上,这样方便瓦氏黄颡鱼集群摄食,也便于检查吃食情况,确定投食量。

  根据气候水温确定投饵率。早春或晚秋水温低,投饵率大约占鱼体重1.5%~2.0%,春末、夏季和早秋水温高,鱼摄食旺,投饵率大约是3%~6%.生长旺季一般每天投喂两次,即上午8点半左右,下午6点钟左右各投喂一次。 平时应经常检查饵料台,如果投饵l~2小时内,饵料台上基本无剩食,则投饵量正好。否则应适当增减投食量。日常管理要仔细做好巡塘观察和水质管理工作。瓦氏黄颡鱼不耐低氧,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

  因此每隔十天半月,池中应加新水一次,高温时节加水间隔还可缩短。遇到天气闷热和突变时,池塘应提前开增氧机增氧,防止瓦氏黄颡鱼缺氧泛池。定期对池塘和饵料台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消毒,预防鱼病。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当年的瓦氏黄颡鱼苗种养至年底平均可长至15cm左右。体重40~100克,养至第二年底可长至150~300克,亩产300公斤以上,产值9000~12000元,纯收入6000~8000元。

  (二)池塘套养

  在小杂鱼虾和其它天然饵料生物(如浮游动物,水蚯蚓,水生和陆生昆虫)丰富的成鱼池、亲鱼池,可以套养瓦氏黄颡鱼。一般每亩套养2cm夏花300~400尾或5~6cm以上鱼种100~150尾,不须另行投食,瓦氏黄颡鱼直接摄食池中小鱼虾,水生昆虫和其它鱼类的剩饵。一般到年底每亩可获得100克以上的商品鱼15~20公斤。注意套养池塘水质应清新无污染,有污水流入的过肥池塘不宜套养。天气炎热时,应勤换水或勤开增氧机增氧,防止瓦氏黄颡鱼缺氧浮头。

  (三)网箱养殖

  由于瓦氏黄颡鱼具有集群摄食,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特性,所以很适合网箱养殖。  1.架设水域  架设网箱的水域应开阔,有一定风浪和缓流水,水深3m以上。透明度lm左右,pH值6.8~8.0,全年至少有4个月时间水温在22℃以上。如大中型水库深水湖泊、缓流河道都可以架设网箱。 2.网箱规格 根据苗种规格,一般配套2~3种规格的鱼种和成鱼网箱。一级鱼种网箱:用25目的聚乙烯网布制成,长2m,宽、深各1米,敞口;二级鱼种网箱:用8目双绞的聚乙烯网布制成,3m见方,深1.5m.敞口;三级成鱼网箱:网目l~2cm,长、宽、高为4m×4m×2m或5m×5m×3m,双层聚乙烯结节封闭式网箱。

  用楠竹作框架,以旧汽油桶作浮子,按常规网箱架设方法固定。一般一级鱼种网箱在池塘中架设,二级鱼种网箱和三级成鱼网箱架设在湖、库、河道敞水区域。二级鱼种网箱可套放在成鱼网箱中。

  3.鱼种放养

  一级鱼种网箱放养1.5~2cm夏花,每平方米放养2000~3000尾。养至4cm左右,转放到二级鱼种网箱中,每平方米放养1000~1500尾。养至6~8cm,转放到成鱼网箱中,每平方米放养300~400尾,直至养成100克以上的成鱼。

  4.喂养管理

  网箱养殖瓦氏黄颡鱼的饲料要求完全同池塘主养。在一级鱼种网箱中,主要投喂红虫、水蚯蚓,也可以投喂绞碎的鱼浆,还可以投喂团块状鳗料。注意喂鳗料和幼甲鱼料要特别注意洗箱,防止淀粉糊住了网布,在二级鱼种网箱和成鱼网箱中,可以根据饲料来源和自己选定的饲料方案,投喂鱼浆,细鱼块,配合饲料,鱼浆与饼粉类的植物饲料拌合成的混合饲料,以及小米虾等。 在二、三级网箱底部应设用密布制作的饵料台。饲料投在饵料台。一般日投喂3~4次。

  每次投食以鱼吃八成饱为原则,不宜喂饱,过饱可胀死鱼,也易生病,并造成饵料系数增高。日常管理主要做好洗箱和查箱防逃工作。瓦氏黄颡鱼的背、胸鳍刺容易挂网,这在操作中要小心避免。

  注意防病

  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查明原因。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定期用漂白粉或石灰浆对网箱及周边水域消毒,鱼病季节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抗菌杀虫药物,预防各种疾病。只要精心喂养,每平方米网箱可产体重100克以上的瓦氏黄颡鱼商品鱼30~40公斤,产值900~1600元。

  (四)流水养殖

  瓦氏黄颡鱼是一种适合于集约化养殖的名优鱼类。在水库坝下,有自然落差的溪流旁,或有工厂余热水排放的地方,可以修建流水水泥池,进行流水养殖瓦氏黄颡鱼。

  1.流水池条件

  流水池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0~5Om2.池底应由进水端向出水端略为倾斜。有进排水管道和阀门。进水从池上端面上流入,出水从下端池底排出。池内出水口前面有拦鱼设施,可让粪便残饵流出,防止鱼类逃出。

  利用落流管口控制池水面。

  2.鱼种放养

  流水池鱼种放养规格应在5~6cm以上。根据水体交换量大小,一般每立方水体放种300~400尾。放种前鱼体用3%的食盐溶液浸泡消毒数分钟,再下池。

  3.饲料及投喂

  流水养鱼应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在38%~42%,可参考池塘主养的饲料配方配制。流水池两边设置一定面积的饵料台。

  饵料台离池底10cm左右。饲料投在饲料台上。根据水温和鱼吃食情况,一天投喂4~6次。同样以八成饱为原则,不可过多或过少投喂,若时饱时饥,喂养效果不好。

  4.饲养管理

  除投喂饲料外,流水养鱼的日常管理主要做好水量调节和排污消毒工作。前期鱼种小,水体负载力小,水流量可适当调小一些。后期鱼体长大,水体负载力增大,水流量可调大一些,始终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每天对池底沉积的残饵粪渣用虹吸管及时排出。

  定期用药物防治鱼病。流水养殖每立方米水体可产体重l00克以上的瓦氏黄颡鱼商品鱼30~40公斤,产值900~160O元。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