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拉白便,就是从对虾肛门排出的白色物质,可浮在水面上,大家称之为白便。正常对虾粪便与饲料或藻类颜色接近,沉于水底。镜检中的白便主要由脂肪粒、食物消化产物、活菌组成。 拉白便的对虾肝胰脏都出现萎缩现象(肝炎),实践总结与对虾体质差及料毒有关。分析理由: (一)、对虾体质差: 2012年前白便少,因为当时亲虾质量好,生产出的虾苗抗病力强,常见轻微的饲料毒素(霉菌毒素)对虾体影响不大;而2012年起,进口亲虾质量下降,苗种退化,抗病力差,尽管虾农养殖条件与方法与以往接近或更多先进,但对虾不但对轻微饲料毒素顶不住,就连常见的许多病原体(弧菌、单孢菌等)也顶不住了。为此,我们逐渐发现新的病症:对虾拉白便、肝炎、偷死等。如果苗种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变,我们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病症,虾难养会是今后挂在嘴边的话题! (二)料毒: 1、对虾拉白便仅发生在对虾正常上料阶段,即20日龄以上。20日龄内,在对虾还未正式上料时,我们从未见过由弧菌严重超标、微囊藻(蓝藻)大量滋生、氯残留等因素引起的对虾拉白便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完全排除病菌、毒藻、药残是引起对虾拉白便的主因。 2、发现对虾拉白便,只要停料,或换喂新鲜麦麸,白便就减少甚至不见,重喂原来的料又出现,说明白便与饲料密切相关。 3、只要饲喂明显出现结块或霉变的饲料,对虾第2天就出现拉白便现象。说明白便与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有关。 霉菌毒素与对虾白便的关系: 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花生麸、豆粕、玉米蛋白粉等原料霉变产生的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常见,味苦,为剧毒物质,霉菌毒素主要损害动物和人类的肝脏,量少时会引起生长缓慢,身瘦体轻,量大时会肝病变或肝癌,并产生免疫抑制。 饲料霉变,在动物常规饲料中几乎无法避免,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霉变程度受每批料的饲料配方、原料质量、加工工艺、保管条件(厂方和养殖户的保管)及用法用量等因素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有可能致饲料产生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对虾的危害:在对虾养殖中,霉菌毒素进入消化道后刺激肝胰脏及肠道受产生炎症,从而引起肝胰脏脂肪粒(浮水主因)萎缩脱落,肠粘膜(白色)剥离,与消化物及肠道菌群一起排出后形成白便。一般饲料霉菌毒素中毒为慢性中毒,前期,对虾上料减缓,肠道变细(前细后粗),镜检肝脏脂肪粒稀疏;中期(减料3天后),白便零星出现,肠道变细增多,厌料加不起料,镜检肝脏脂肪粒少或无;后期(发现白便后5-7天),白便大量出现,肠胃空肿,肝胰脏萎缩水肿,镜检肝脏已无脂肪粒,肝小管畸形萎缩,病虾身瘦壳软额剑硬,鳃烂体脏易缺氧,窜边暗游,跳塘偷死,产量及质量下降。但如果饲料质量霉变严重,也会产生急性中毒,快饲喂第2天即发现大量白便。 白便是对虾霉菌毒素中毒中、后期消化道产生严重炎症后表现出的明显症状,当我们发现零星白便时,不是庆幸发现得及时,而是发现迟了点。因此,要想对虾没白便,我们要重视如何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