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疾病与防治(下)

2023-12-20 06:5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6| 评论: 0

摘要: 五、假单胞菌病   为荧光假单胞菌.从病灶取材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20度-25度培养1天-2天,可见乳白色,有光泽的圆形菌落。   本病除眼球突出混浊发白,腹部膨胀外,其他外观症状不明显,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 ...
    五、假单胞菌病 

  [病原] 为荧光假单胞菌.从病灶取材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20度-25度培养1天-2天,可见乳白色,有光泽的圆形菌落。
  [症状与诊断] 本病除眼球突出混浊发白,腹部膨胀外,其他外观症状不明显,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
  [流行与危害] 本病于1980-1981年在日本大阪府和爱知县的温室养鱼池发生过流行.但是发生病例不多,病势较缓慢,每天以0.2%-0.3%的死亡率持续发生。
  [预防与治疗] 本病的致病菌是水中常见菌之一。仅感染不健康的、抗病力弱的罗非鱼。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保持水质良好,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假单胞菌病在低水温时期发病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温,注意投饵量,搬运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发病鱼池可用水体终浓度为1毫克/升的漂白粉(含氯量30%)全池遍洒1次-2次。 

     六、链球菌病

  [病原] 为链球菌。         
  [症状与诊断] 病鱼从外观看,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病鱼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解剖观察,有心外膜炎,腹膜炎等症状.患非深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病腹腔有腹水贮积,肛门周围发红,肠管弛缓。
  [流行与危害] 本病在日本鹿儿岛县,宫崎县,大阪府,奈良县都有流行。
  [预防与治疗] 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避免过密的养殖,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池塘清洁和消毒.发病池塘可投喂强力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或土霉素.每千克体重罗非鱼每天用50毫克抗菌素,混入饵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续5-7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七、水霉病

  [病原] 水霉。 
  [症状与诊断] 水霉广泛分布于水中,营腐生生活,不能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当由于操作和运输不慎而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的时候,水霉孢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在水面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流行与危害] 本病发生在20度以下的低温季节.罗非鱼扦捕,搬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盐水浸洗3分钟-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越冬池水温应保持在20度以上.罗非鱼进入越科池后可用1毫克/升呋喃唑酮遍洒,预防细菌感染。
[预防与治疗] 越冬池要进行严格消毒。鱼种扦捕、搬运过程中要昼避免操作。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盐水浸洗3分钟-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越冬池水温就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可用1毫克/升呋喃唑酮遍洒,预防细菌感染。


     八、指环虫病
[病原] 即指环虫。 
[症状与诊断] 指环虫用锚钩和边缘小钩钩住鳃丝,并不停的运动,造成鳃组织的机械损伤,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肿胀,贫血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摄食。大量寄生严重影响鳃的呼吸作用,使鱼窒息死亡。
[流行与危害] 该病流行比较普遍,往往与车轮虫病并发。它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和越冬期。寄生强度大时可使大批罗非鱼死亡。
[预防与治疗] 用水体终浓度为0.3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续2次,有良好的疗效。


     九、亚硝酸中毒症 
[病原] 养殖密度过大,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使池水中亚硝酸浓度上升,高达10毫克/升-30毫克/升所致中毒症状。 
[症状与诊断] 病鱼血液呈巧克力色,肝脏带褐色。由于病鱼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鱼体组织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引起摄饵不良。
[流行与危害] 主要发生于冬季越冬池。患病鱼除因组织缺氧毙命外,也容易被细菌感染造成大量死亡。
[预防与治疗] 注入新鲜水,降低亚硝酸浓度。防止过量投饵和过密养殖。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