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竖鳞病ㄡ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病原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是金鱼、鲤、鲫以及各种热带鱼的-种常见病,华北、华中、华东等养鱼地区常有发生,南方饲养的草鱼、鲢、鳙等有时也可发生这种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鲤的亲鱼死亡率高达85%。 竖鳞病的主要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カ。疾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向外张开像松球。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 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用手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 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等症状。病鱼贫血,鳃、肝、脾、肾的颜色均变淡,鳃盖内表皮充血。病情严重的鱼体鳍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 患病鱼体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腹部向上,2至3天后即死亡。 竖鳞病的发病病因 经研究,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カ也弱,容易患病。再有就是受伤后,容易部分立鳞,换水频率不宜过大。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必须用显微镜检查鳞囊内渗出液,见有大量短杆菌即可做出诊断。必须注意,当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在鲤的鳞囊内时,也可以引起竖鳞症状,用显微镜检查鳞囊内渗出液,即可加以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