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鱼类肝胆综合症

2023-12-20 04:0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16|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见的肝胆综合征,给水产养殖业带来 ...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见的肝胆综合征,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流行情况、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一、发病原因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二、疾病特征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诊断时,应在检查鱼体表及鳃、眼等病变外,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 

  三、流行情况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特别是池塘养殖较为普遍的浙江和江苏,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草鱼、鲤、鲫、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其中以草鱼和鲫鱼最为突出。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以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为特症的鱼病,如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四、疾病诊断诊断应以解剖发现肝胆病变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涂片镜检结果及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而定。要点如下:1、肝肿胀、质地变脆、轻触易碎;有点状出血或块状出血,或瘀血;胆囊肿大或萎缩;胆汁颜色深绿或墨绿。 

  2、组织及腹水进行涂片、镜检可见密度大,活力强的无数点状细菌在视野内晃动。 

  3、抗应激力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捕捞后及运输过程,一经反抗挣扎,身体充血发红,死亡不断。 

  4、放养密度过大,鱼群生长速度过快;病鱼鳍和体表某些部位发白或溃烂,食欲减退。 

  5、长期低剂量用药或大剂量(一般可达常规最高用量的2-4倍)使用外用消毒药杀虫、内服抗菌药等。 

  五、防治方法1、科学投喂对肝病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培育良好的水质,选用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适合所养殖鱼类的饲料,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如果饲料原料脂肪发生变性,其中具毒性很大的醛类物质,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若饲料受潮发霉,其产生的黄曲霉素、亚硝基物,对肝脏有很大损害。试验证明,投喂含黄曲霉0.008——0.012mg/kg的饲料时,经8-12日,鱼肝脏发病率可达80%-100%。当水中氨氮浓度含量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泄,蓄积于血液之中,也易引起鱼类肝胆疾病的发生。 

  2、正确用药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喹乙醇、四环素族抗生素等,要做到合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溴氯菊酯、敌敌畏、敌百虫、硫酸铜、敌杀死、快育灵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鱼药或以农药代替鱼药施放于水体中。 

  在治疗肝病时要尽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既要对症治疗,又要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时以内服为主,外消与内服结合,同时加强饲养与管理。 

  a.    内服药物选择疗效显著的新型制剂,如“肝血宁”等拌料饲喂。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强肝利胆,药性平稳,可止血化瘀、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应激反应。使用按说明实施。也可用“肝肠宝”或“肝肠散”,或选用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也有一定疗效。 

  b.    内服吡哌酸或沙拉氟沙星(Sarafloxacin),对于杀灭内脏病原细菌有较好疗效,当然常见氟苯尼考或氟哌酸等抗菌药物,也可以,但要求注意其耐药性。 

  c.    其他药物:古朗散(CURON SAN),利肝素(水飞蓟素)、阿卡明及芦葫素等,对于保肝、强肝、抑制肝纤维素增生,恢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较好疗效。 

  d.   水体消灭灭菌,选用价格适中,疗效较好,无副作用的一元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同时按说明施用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效果更佳。在购药条件不便的地方,选用二氧化氯制剂、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二溴海因等消毒药进行水体消毒灭菌。同时及时调节水体水质。排除部分底层老水,灌注新水并确保水体溶氧,以利病鱼及时得以康复。 

  e.   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组成方剂防治肝病,以下处方可以参考使用:当归、白芍、丹参、郁金、柴胡、黄芪、党参、山药、生地、泽泻、板蓝根、山楂、甘草等,该方剂具有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作用。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肝胆综合症使用维生素的意义有二:一是补充维生素的不足,发生肝病时,由于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加之肝脏受损,一些能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状态;二是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如维生素B12及其他B族维生素,促进鱼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利于肝细胞的再生。维生素C可促进肝糖元的形成,增强毛细血管弹性,提高免疫能力与抗应激反应能力。维生素K为合成凝血酶原原料,凝血酶原为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物质。补充维生素K,利于肝脏出血止血。同时,添加适量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肌醇等可以促进鱼肝脏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发生,利于肝功能的全面恢复。 

  另外,在饲料配伍中常规添加鱼用应激宁,该药具有疏肝理气、排毒抗出血等功效,每吨饲料中添加鱼用应激宁200 g,可防止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生。也可将动物肝脏煮熟,研磨成粉投喂,因为牛、猪等动物的肝脏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保护肝脏的因子,有助于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解毒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改善鱼体症状,增加食欲。 

  总之,根据不同病因、症状及病理变化,选择使用。能够联合使用时,实行综合治理,其疗效将更为显著。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