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总量的品种,近几年养殖户盈利较好,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每年的10-12月是集中出鱼季节,鱼价如何?有没有卖相?是否耐运输等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肥瘦适度的鱼,条形好,肚腹收敛,背肉和尾柄肉厚,不仅卖相好,还耐运输,单斤价格也高0.2-0.4元。而体型不好,要么是鱼瘦,可食部分少,不压秤;要么是鱼太肥,内脏比例多,不耐运输,或需停食一段时间才能销售。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商贩压价,影响养殖户的收益。 1、商品草鱼适宜肥满度要求 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草鱼呢? 健康、体型好、内脏少、可食部分多和优质应该是关注重点。学术上通常用肥满度来评价养殖鱼类的体型,肥满度又称丰满系数,定义为100?鄢体重(g)/体长3(cm)。 有资料表明:江河野生1冬龄(0.75kg)草鱼的肥满度通常在1.9左右,2冬龄(3.50kg)的肥满度通常在1.65左右。一般认为江河野生鱼类的肥满度是适宜的,可作为养殖鱼类肥满度参考标准,但配合饲料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肥满度通常更高。以两湖、川渝、华南草鱼出池规格1-2kg为例,草鱼肥满度在1.9-2.4之间表示肥瘦较适宜,数值过高表明偏肥,过低则偏瘦。 如何才能养出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肥满度适度的草鱼呢?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养殖鱼类肥满度的因素。 2、影响养殖鱼类肥满度的因素 A、饲料蛋白质水平 饲料蛋白水平会影响养殖鱼类的肥满度。在幼鱼阶段,肥满度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据专家透露,养殖斑点叉尾■幼鱼时,饲料蛋白水平36%组肥满度显着高于40%组。高(适宜)蛋白的饲料有更丰富的营养用于幼鱼骨骼生长,鱼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肥满度低,这更加有利于鱼后期生长速度,为后期适宜体型形成打下基础。若前期蛋白水平过低,鱼体长短,后期快速生长,导致鱼肥短,卖相不好。在育成阶段,肥满度会随蛋白的升高而升高,即饲喂高蛋白饲料鱼体重增长更快。 B、饲料适宜的能蛋比 鱼类快速生长发育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饲料能量相对不足时,饲料蛋白质用于生长就少,更多的被转化成能量维持生存。饲料能量过高又会降低鱼的摄食量,因而减少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的摄入,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应保持一定比例。 饲料中能蛋比对草鱼的肥满度有显着影响,在相同能量水平下,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肥满度一直保持显着的下降趋势;在相同蛋白水平下,高糖组(40%)草鱼的肥满度显着高于低糖组(20%)。在蛋白原料价格高时,一些企业一般会提高饲料脂肪水平,由于鱼长得快,肥满度会提高,所以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非常重要。 C、饲料矿物质水平 矿物元素是鱼体的组成成分,与物质代谢、渗透压调节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鱼类对钙和磷的需求量比其它无机元素的需求量大得多,它们是构成鱼骨和鱼鳞的重要成分。鱼类可以通过皮肤、鳃、鳍从水环境中吸收钙和部分镁、铁、锌、碘等微量元素,吸收的钙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水体中磷含量很低(如湖鳟从水体中吸收的磷是钙的1/400),所以饵料成为水生动物磷的主要来源,饲料磷水平直接影响骨骼发育,进而影响肥满度。 摄食低磷饲料直接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同时影响体组成,表现为体脂增加,水分减少及体灰分含量的减少,体脂增多的原因可能是磷缺乏使肝中糖异生加强,氨基酸通过柠檬酸用于合成脂肪的量增多,同时供磷量不足,可以抑制鱼体内的脂肪酸氧化。 D、养殖技术 除饲料营养因素外,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投饲技术也是获得适宜肥满度的必需。 养殖密度:专业人士研究了密度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密度组肥满度显着大于高密度组。 一般认为,鱼类的生长具有密度依赖性,密度低时生长较快,高时生长较慢。密度的增大常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饵料不足。水质的恶化会引起鱼类生理变化,对鱼的生长产生有害作用,而饵料不足会导致摄食不足。 投饲量: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为了加快草鱼生长,往往加大投饲量,草鱼因采食过多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出现肝胆疾病和过肥等问题。也有养殖户为了“节约”饲料,不按正常的投饵率投喂,长时间让鱼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导致鱼偏瘦。 投喂方法:如精养草鱼草料结合型的池塘比较普遍,有些养殖户先投全价料,再投草料,导致全价料在鱼肠道内停留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利用,就被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正确做法是应先投草料,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投饲料。 综上,鱼体的肥满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采食的营养素水平是主要的因素。要获得理想的肥满度,需兼顾能量蛋白水平、矿物质水平(选择科学配制的饲料)及合理的养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