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鱼种如何管理?

2024-2-22 15:2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54| 评论: 0

摘要:   当鱼种入池后,日常管理随即开始。通过早、晚巡塘,观察水的变化和鱼的动态,并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定期注水,改着环境在鱼种培育过程中,水质、水位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这是由于随着培育的进程, ...

  当鱼种入池后,日常管理随即开始。通过早、晚巡塘,观察水的变化和鱼的动态,并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定期注水,改着环境在鱼种培育过程中,水质、水位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这是由于随着培育的进程,肥料、饲料不断投入,鱼体不断生长,气候不断改变,往往水环境易于恶化。在管理中,每月定期注人新水1~2次,其中包括部分换水,使水位保持1.5米左右。这对于改善池塘环境,防治鱼病,促进生长十分必要。

  (2)掌握动态,调节投饵根据鱼的活动状况、吃食状态、生长速度和气候变化,定期调节投饵量和次数,是满足鱼种正常生长的基础。这种调节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每月检测鱼体平均体重,宏观调控投饵量和次数;其二,根据天气变化、鱼的活动和吃食状态,具体调节(增、减)投饵量和次数。所谓满足需要,客观上是通过人工调节达到鱼饱食度的70%~80%。

  (3)观察水色,调节水质好的水色呈绿褐色、茶褐色,透明度为30~35厘米,应当长期保持。但对于蓝绿色、砖红色、暗黑色和乳白水色,需要人工调节。其调节方法,除定期注水、换水外,还可通过巧施化肥补磷,加施微生物菌肥,改善池底生态和适当的药杀控制蓝藻和浮游动物优势等,以确保鱼种正常生长。

  (4)防治病害,防止泛塘随着鱼体日渐长大,鱼病也逐渐增多,敌害依然存在。在鱼种培育期间常见鱼病有细菌性白皮病、白头白嘴病和暴发病等;有小型寄生虫引起的车轮虫病、鳃隐鞭虫病和斜管虫病等。常见的敌害为水娱蛤、水绵、水网藻和湖靛等。当水质恶化、天气突变,鱼种也会泛塘。因此,在管理中,要及时发现,及早防治。具体方法参见本书鱼病防治问题解答。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