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鱼病防治要点

2023-12-19 01:2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58| 评论: 0

摘要:   秋季气温、水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温的波动亦较大,这个季节各种致病因素很活跃,鱼发病的又一个高峰来临。这里提醒广大养殖者通过预防的手段,提高鱼体的免疫力,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
    秋季气温、水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温的波动亦较大,这个季节各种致病因素很活跃,鱼发病的又一个高峰来临。这里提醒广大养殖者通过预防的手段,提高鱼体的免疫力,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以利于商品鱼的运输和鱼苗、鱼种的越冬。
  秋季几种鱼病的防治:
  1.赤皮病
  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和鲤、鲫等多种淡水鱼。在我国各地养鱼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此病。尤其在捕捞、运输及北方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该病往往与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并发,加速病程发展。
  症状和诊断 病鱼体质瘦弱,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常有气无力地漂浮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皮肤溃烂,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处往往有水霉菌生长。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腐烂,常烂掉一段,鳍条裂开,呈破烂的纸扇状或扫帚状故又称蛀鳍病或出血性腐败病。
  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由荧光极毛杆菌感染引起。当鱼体因捕捞、运输及放养时鱼体机制损伤或冻伤,或体表寄生虫寄生后受损时,病原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彻底清塘清毒。捕捞、运输、放养时操作要细致,勿使鱼体受伤。
  此病病原菌在皮肤、肌肉引起病变,还能浸入血液,故治疗时应外用药和内服药相结合。
  外用药防治法:
  (1)在经常发病季节用高效氯制剂全池泼洒消毒。
  (2)每亩用15kg~20kg生石灰遍洒。
  (3)全池泼洒五倍子煎汁,每立方米用药1g~4g。
  内服药防治法:
  (1)磺胺噻唑拌饲投喂,其方法是每50kg鱼第一天用药5g,第二至六天各用药2.5g,六天为一疗程。
  (2)地锦草0.25kg,石菖莆0.25kg,辣蓼草0.2kg,苦楝树皮0.1kg,熬水加面糊拌嫩草投喂或做成药饵投喂,一天一次,连喂三天,接着每亩生石灰25kg,扬尘灰5kg,小便一担兑水全池泼洒。
  2.打印病
  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鲢鱼,其次是鳙鱼。全国各地均有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从鱼种至亲鱼均受害,发病严重的渔池,感染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鱼种和成鱼的生长及亲鱼的催情产卵。
  症状和诊断 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病灶主要在肛门附近两侧和尾柄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周围充血发红,形状似一个红色印记,故称“打印病”。发病初期,肛门两侧皮肤、肌肉发炎,随后病灶中间的鳞片脱落,坏死的表皮出现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内周缘的鳞片埋入已坏死的表皮内,外周缘鳞片疏松,皮肤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廊。随着病情发展,病灶直径逐渐扩大,深度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露出骨骼。
  根据病鱼活动和摄食情况及症状和病变的特殊性,可作出诊断,尤其以腐烂部位周围充血形成的一圈红色印记为主要诊断依据。
  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由点状气单孢菌点状亚种感染引起。此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受伤后,通过接触感染此病。特别是池塘清塘不彻底,淤泥过多,水质老化的渔塘以及催产后的亲鱼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在拉网、运输时操作要细心,勿使鱼体受伤。
  (2)在发病季节经常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每立方米用药1克,或用其他高效氯制剂消毒杀菌预防。
  治疗方法:
  (1)全池泼洒渔用优氯净,参照说明书使用。
  (2)全池泼洒五倍子煎汁,每立方米水用药1g~4g。
  (3)每尾体重7kg~10kg的病鱼,注射兽用磺胺噻唑钠(20%)1毫升,并外涂高锰酸钾溶液(1000毫升水含高锰酸钾0.1g),1个月后病灶可消失。
  (4)特克散:每100kg饲料添加500g,连用3天~5天。
  3.竖鳞病
  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鲫和草鱼,鲢鱼有时也患此病。该病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渔池较少发生。发病水温17℃~22℃,有时越冬后也有发生。此病若不及时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
  症状和诊断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严重时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浮于水面。病鱼体表粗糙,鳞片坚立,鳞片基部水肿,鳞囊内积聚半透明的或含有血液的渗出液,鳞片易脱落。用手指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伴有烂鳍,鳍其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用力挤压,液体即喷射出来;病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腹水;病鱼贫血,有时鳃、肝、肾和脾的颜色均变淡。
  根据症状和病变,显微镜检查病鱼鳞囊内渗出液,见有大量杆菌,可作出诊断。应注意,当大量鱼豆虫寄生鳞囊内,也可引起坚鳞症状,可用显微镜检查渗出液,加以区别。
  病原及致病条件 该病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细菌经皮肤感染而致病。
  防治方法 鱼体受伤是引起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注意勿使鱼体受伤,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减轻。
  (1)每50kg水加捣烂的大蒜头0.25kg,搅均给病鱼浸洗数次。
  (2)食盐、小苏打合剂: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或单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10分钟~15分钟。
  (3)磺胺噻唑钠:对患病亲鱼先将鳞片基部的水肿泡压破,然后用10%的温盐水擦洗,再涂以磺酊,并肌肉注射磺胺噻唑钠液2毫升(含量0.4g)。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