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鱼苗的培育

2024-2-6 08:05|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85| 评论: 0

摘要:   将体长1.5~1.2厘米的黄颡鱼鱼苗(俗称水花)培养至5~6厘米大小的鱼苗(火片鱼种),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本阶段的培育方法有池塘培育、流水池培育和网箱培育等。相对鱼种培育来说,鱼苗阶段的培育对技术含 ...

  将体长1.5~1.2厘米的黄颡鱼鱼苗(俗称水花)培养至5~6厘米大小的鱼苗(火片鱼种),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本阶段的培育方法有池塘培育、流水池培育和网箱培育等。相对鱼种培育来说,鱼苗阶段的培育对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此,对鱼苗培育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培育池或网箱的条件要求

  1.流水培育池结构流水池培育鱼苗的密度较大,因而对培育池的要求也高一些。流水培育池应是小水泥池,面积为10~30平方米左右,不超过50平方米,深度为1米。形状以长方形、圆形为佳。池底要求基本平坦,且有3°~5°坡度;进、排水方便,设进水纱窗和防逃纱窗。

  2.池塘培育的条件要求鱼苗池应有利于鱼苗活动、生长、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通常应具备下列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面积0.5~1.0亩,水深保持50~100厘米,前期浅,后期深。池底平坦,淤泥适量(10厘米左右),池底、池边无杂草。在出水口处设1个长方形的集鱼涵(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以利于鱼苗集中捕捞。池堤牢固,不漏水。周围环境良好,鱼苗池向阳,光照充足。池塘水质浑浊度不能大,pH7~8,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为30~40厘米。

  3.培育鱼苗的网箱结构要求网箱培育鱼苗根据不同鱼苗体长大小规格,要求网箱的网目也不同,孵化出膜的仔鱼网箱的网目为40~50目,0.9~1.0厘米的鱼苗网箱网目为20~30目,3~5厘米的鱼苗网箱网目为10~20目。网箱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均可。网箱的规格根据不同时期鱼苗大小而确定,1厘米左右的幼苗时网箱为3~5平方米,2厘米以上的鱼苗时网箱为5~10平方米,5厘米左右的鱼苗时网箱以10平方米为宜。网箱设置时,网箱的上下四个角都要牢牢固定在网箱的支撑架上。

  (二)放养鱼苗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是对培育鱼苗的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及肥水培育等。

  1.清塘消毒对鱼池进行修整和清塘是改良池塘环境条件、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池塘在养过鱼后,大量未分解的有机肥残渣和鱼的剩饵、粪便等沉积于池底,底部淤泥增多,各种有害微生物大量潜伏,池塘也会因风浪冲打、雨水冲刷和各种其他动物的钻掘而出现漏洞和塌坡现象。这样就需要对池塘进行修整和清理以及药物消毒。

  修整鱼池的方法是在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土壤疏松,减少病害。然后,挖出过多的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清塘应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鱼苗放养前10~15天进行,即用各种药物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和其他敌害生物。清塘的药物种类很多,养殖者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应用。

  2.培肥水质一般在清池后至鱼苗下塘前1周左右,注水40~60厘米。然后在池塘一角堆放有机肥料,培育鱼苗的适口天然饵料,使鱼苗入池后即可吃到充足的食物,这种方式尤其适宜于黄颡鱼在5厘米以前的培育。施基肥的数量和种类,应因地制宜。依肥料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有机粪肥,如畜、禽及人的粪尿,一般在鱼苗下塘前6~7天施入,每亩约施300~500千克。但视原塘肥度而增减,如新塘、沙底漏水塘应多施,底泥厚的老塘应少施。二是大草绿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9天堆沤,每亩300~400千克。为了加速肥水,可兼施化学肥料,一般每亩施氨水5~10千克,或硫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氯化铵等4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

  3.鱼苗放养

  1)鱼苗质量的识别鱼苗的质量好坏主要表现在体质是否强壮方面。体质好的鱼苗表现为体色鲜艳,体形肥壮均匀,个体大小整齐,放在白瓷盆(盘)中时可见游泳活泼。

  2)流水池放养密度刚出膜的仔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5000~8000尾,待长至1厘米左右时开始分池培育,1~3厘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3000~4000尾,3厘米后再分池,每立方米水体2000~3000尾。

  3)池塘培育放养密度由于池塘培育条件一般比流水池差一些,故放养密度也少得多,每平方米放养20~30尾左右。若密度太大,则池塘条件和水体天然饵料跟不上鱼苗的需要,故生长速度缓慢。注意鱼苗培育中不要搭养其他鱼苗。

  4)网箱培育放养密度网箱培育黄颡鱼苗的放养密度比池塘培育大得多。但必须根据网箱大小、水质状况、饵料条件而决定。即放养密度随水体水质的好坏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在水质好、透明度高水体中的网箱,放养密度要大于透明度低的水体网箱。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孵化出膜仔鱼3000~4000尾,1厘米左右的2000~3000尾,2厘米左右的1500~2000尾为宜。

  4.饵料与投喂黄颡鱼鱼苗体长0.9~1厘米下塘后,前几天不投饵和少量投喂混合团状饲料。因为黄颡鱼在5厘米以前的阶段内,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和无节幼体、昆虫等,同时也摄食人工混合饵料,一般采用粉状配合饵料,用水搅拌成团状直接投喂到鱼池中及铺平在池塘底部的饵料台上即可。配合饵料的参考配方为:鲜鱼浆35%、豆饼粉5%、三等粉23%、玉米粉15%、黏合剂3%.水温在20~32℃,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5%.依据黄颡鱼的集群摄食习性,投喂饵料宜采取较集中投喂的方法,投喂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10%即可。

  投喂中必须坚持"四定"投喂原则,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按照鱼苗的摄食规律设定投喂时间和投喂次数,根据黄颡鱼有集群摄食的特点进行定点投喂,并饵料的质量和数量。黄颡鱼鱼苗的投喂量为体重的5%~7%,每天投喂次数为3~4次,早晚投喂量要多些,每次具体的投喂量可根据黄颡鱼的吃食情况和水温来确定,以鱼苗能够在1小时内吃完为准。投喂的人工饲料或鲜饲料的品质要有。

  5.放养注意事项放养鱼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黄颡鱼鱼苗达到平游和主动摄食才能够下塘。下塘过早,鱼苗活动能力弱,摄食能力差,很难适应池塘新的环境,容易死亡。

  2)下塘的鱼苗规格要整齐,否则会造成苗种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别较大。

  3)鱼苗在运输前要进行拉网锻炼,淘汰体质弱的鱼苗,增加运输成活率和提高鱼苗的质量。

  4)如果黄颡鱼鱼苗从暂养池直接进入培育池,应当先喂饱,再下培育池,这样可以提高黄颡鱼苗种的体质,增加苗种的成活率。

  5)鱼苗下塘时间应选在池塘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和仔鱼的生长速度难以一致,两者受水温等外界因子的影响很大。

  6)鱼苗下塘前要试水,两者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差过大时,要将鱼苗袋在鱼塘中先放半小时以调整温差。

  7)下塘时操作要小心,放苗时鱼苗沿池边缓慢倒出(或放入),移动时双脚贴底,以免踩死鱼苗。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