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有所突破,不少地方尝试规模化生产鱼苗鱼种。但由于黄颡鱼性腺结构的特殊性,人工繁殖受精率、苗种的成活率均较低,因此苗种价格较高。江苏常州郑陆农场从1999年开始,根据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繁殖习性,摸索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技术并取得了成功,黄颡鱼的自然交配率、鱼卵受精率、得苗率均较高,苗种质量好,连年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一、繁殖池的准备 繁殖池选择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质好、底泥浅(15~20厘米)且平整的池塘,面积1~2亩为宜,在池的一角做一个出水口,边上挖一个池,用于集苗。年前11~12月抽干池水曝晒干冻,杀菌灭虫。年后正月十五左右种草作为隐蔽物并调节水质,一般以竹节草为好,先将草种在小型花盆中,然后将花盆移入池塘,间距为100厘米×100厘米,有条件者可在池子四周浅水处铺一层消毒过的小石子,同时放入20厘米左右的水(经60目的筛绢过滤),施入少量有机肥,培育水草。放亲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鱼池加水至60~80厘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 二、亲鱼选择及放养 1.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黄颡鱼亲鱼主要来源于江河、湖泊中捕捞的性成熟个体或池塘养殖的商品鱼。用作繁殖的亲鱼要选择种质纯正,个体大、体质强壮、无病无伤且已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其雌性体重75克以上,雄性体重100克以上,雌雄比例为3∶2.每年12月将选好的亲鱼放入0.2~0.5亩暂养池中,放养量为15000尾/亩。 2.亲鱼的放养和强化培育 在2月底3月初,繁殖池加过滤水至60~80厘米。同时检查亲鱼性腺发育状况,将发育较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密度为80~100尾/亩,雌雄比为3∶2.从3月开始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自制的软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42%,同时添加适量的饲料预混料;一天投喂2次,上午8~9点,下午4~5点,投喂量上午为1/3,下午为2/3,投喂量为体重的5%~8%.进入4月后,还要加强产前流水刺激,注意水质的调控,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逐渐加注新水,到繁殖时水位控制在1.2~1.3米,水草繁茂。5月中旬至6月上旬,雌鱼的腹部饱满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圆而,成熟度较一致;雄鱼的生殖突明显。 三、繁殖与鱼苗培育 1.繁殖 当水温达22~24℃时,亲鱼开始追逐、发情交配,并产卵于鱼巢上。黄颡鱼有护幼习性,亲鱼产卵后守护在鱼巢边,防止其它鱼吞食鱼卵,6~8天后发现池中有苗平游后开始集苗,即用小型水泵打水,一边进一边出,在出水口集苗,放入苗种培育池。同时,繁殖池在繁殖前一星期左右施放粪肥或绿肥,以培育浮游动物供鱼苗开口后摄食。一般亩施腐熟粪肥300~400千克,或亩施绿肥350千克。 2.培育池的准备 黄颡鱼喜弱光,因此鱼苗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为300~400平方米,加水至水深0.8~1.0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同时,在室外建造一个1亩左右的生物饵料培养池,培育轮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 3.苗种培育 将繁殖池收集到的鱼苗放入培育池,密度为1.5万尾/平方米,经常将培育好的饵料生物引入育苗池;同时,将新鲜的低值鱼类用打浆机捣碎,过滤后泼洒在鱼苗池中。开始时,投喂量为体重的~150%,每隔4小时喂1次,午后的投喂量为全天的60%左右;2天后改成6小时喂1次。经过7~8天的暂养,鱼苗长到1.2厘米,此时,可以分塘或销售出去。这样的苗种再经过7~8天的培育,养成1.8~2.0厘米的鱼种,即乌仔,然后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 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种鱼要挑选好;繁殖池和苗种培育池的清塘要彻底:作为鱼巢的水草要种好;进水一定要经过40~60目的筛绢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