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一般以汞,银、铜、镉、铅、锌次之,锡、铝、镍、铁、钡、锰等毒性依次降低。汞能在鱼体内蓄积,浓缩倍数可达千倍以上;如鱼在含汞0.0024毫克/升的水中23天后,肌肉内含汞达3.38毫克/升;鱼体内汞的蓄积随鱼的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汞对生物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浓度,且与汞的化学状态及生物本身特性有关;无机汞(氯化汞)在鱼体表的微生物作用下,能转化成毒性更强的烷基汞;在缺氧的条件下,这一转化更迅速。醋酸苯汞对白鲢鱼种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5毫克/升;氯化乙基汞对白鲢鱼种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4毫克/升,红鲤为0.05毫克/升;白鲢鱼种在含氯化汞0.5毫克/升的水中,96小时死亡80%;处于原肠期的草鱼受精卵在0.112毫克/升的氯化汞水溶液中,96小时内死亡30%;在0.03毫克/升中,96小时内死亡9%。草鱼鱼种在0.1毫克/升醋酸苯汞或氯化乙基汞的水溶液中,可引起眼部出血、眼球严重破坏,引起失明或残缺。氯化亚甲基汞中毒的斑点叉尾鮰,肾及部分肝发生坏死,血清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变化,酸性磷酸酶增加。底鳉鱼胚胎早期发育阶段接触低浓度汞,极易导致视觉系统的畸变及其他器官的严重缺陷;胚胎于发育后期处理,影响较小。草鱼卵在低浓度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及二氯化汞处理下,发现有神经系统破坏,两个眼泡紧靠及体躯弯曲等畸形现象。白鲢鱼种在0.5毫克/升汞液中24小时死亡20%,5.0毫克/升时2小时55分钟全部死亡,10毫克/升时55分钟鱼全部死亡。同时汞不降解。因此农业部于2002年3月5号发布农牧发[2002]1号文件,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吡啶基醋酸汞。禁止在一切动物中作为杀虫剂使用。 重金属离子铅、锌、银、镍、镉等均可与鳃的分泌物结合起来,填塞鳃丝间隙,使呼吸困难。锰、铜可引起鱼类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雅罗鱼在5毫克/升硫酸铜中22小时死亡,赤眼鳟36小时死。铜离子浓度达13.2微克/升时,东方对虾的受精卵基本不能孵化;8.0微克/升时,无节幼体不活跃,变态时间长;32.2微克/升时,无节幼体无一变态,2天后大部分死亡。0.16毫克/升硫酸铜或硝酸银可引起草鱼、鲢胚胎发育延迟。硫酸镉对鲢鱼种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2.77毫克/升,红鲤为2.27毫克/升;虹鳟42天的半致死浓度为0.006毫克/升;水中含镉2.77毫克/升时,草鱼卵孵化率为40%,l毫克/升时孵化率为50%;鲤鱼苗在0.1毫克/升镉中饲养14天,成活率为19.5%在硬水条件下(硬度103-110毫克/升碳酸钙),三棘刺鱼长期饲养于0.001毫克/升镉水中,可引起游动不正常、翻滚、肌肉痉挛、呼吸每分钟200次以上,有的畸形;鲤、鳟、虹鳟及丁鱥鱼受镉中毒,鳃及表皮细胞发生坏死,肠壁黏膜及肾小管受损,血液组成改变,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影响神经肌节,终畸变;0.76毫克/升镉水中,桃红对虾经9天以上鳃变黑。镉、铬对鱼有诱发突变效应,鱼体中镉积累到2.8-6.2毫克/千克时能使鱼的脊椎变形。 银对鲢、罗非鱼、鲤鱼鱼种、鲫成鱼、中华绒螯蟹幼体、克氏螯虾成体,48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0、29.4、18.0、1 800(96小时)、6.3、0.50(4小时)微克/升。底层鱼银富集的为内脏,上层鱼为鳃,肌肉中少。急性中毒为鳃产生大量黏液,发生沉淀、凝固,堵塞鳃组织,妨碍气体交换,窒息而死。 被锌毒死的虹鳟鳃上没有黏液凝结,8-12克重的虹鳟在40毫克/升硫酸锌水中,呈典型的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大量颗粒白细胞,鳃小片的血液循环积滞,呼吸崩溃而死;在含锌离子24.3微克/升时,东方对虾的孵化率下降,无节幼体发育不正常,游动力差,趋光性弱,多分布于水体中下层,多数无节幼体的体表及附肢上沾满污物,当无节幼体发育到5、6期后,绝大多数不变态而死亡。 一般在土壤中重金属盐类的含量不多,新开鱼池养鱼没有不良影响;但有些地方重金属盐类的含量较高,新挖鱼池饲养鱼种常患弯体病,病鱼游动不自如、成长缓慢、鱼体瘦弱,严重时可引起死亡。一般1足龄以上的鱼不易患弯体病,所以新开鱼池年养l足龄以上的鱼,于第二年清塘、换水后再养鱼苗、鱼种,就不会再患弯体病了。用铅桶养鱼苗,也可引起患弯体病。罗非鱼肌肉肿瘤内含铅14.183 6毫克/千克、镉6.6791毫克/千克,比正常鱼的肌肉内含铅量高二倍多。 重金属对水产动物的毒害有内毒和外毒二方面。内毒为重金属通过鳃及体表进入体内,与体内主要酶类的必要基——氢硫基中的硫结合成难溶的硫醇盐类,抑制了酶的活性,妨碍机体的代谢作用,引起死亡;同时硫醇盐本身有一定毒性;在鳃部存在的呼吸酶类,如琥珀酸脱氢酶可能也直接与致毒有关。此外,外毒为与鳃、体表的黏液结合成蛋白质的复合物,覆盖整个鳃和体表,并充塞鳃瓣间隙里,使鳃丝的正常活动发生困难,鱼窒息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