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紫菜病害主要采用的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合理控制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过高可能引起病害的蔓延,应注意海区的栽培密度必须合理,注意筏距、台距等海区布局,防止过密的倾向。密切注意气温、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如浙江10~11月上旬,应密切注意气温、水温的回升。 2、冷藏网技术 日本对病烂原因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到目前为止,除了冷藏网换网之外,还没有找到根本的防治方法。仓挂武雄提出短期冷藏有利于提高紫菜的品质。冷藏网技术是把紫菜苗网放到温度为-18~-20℃的冷库中冷藏,待海况环境稳定。渡过栽培海区病害易发时期,再将冷藏后的紫菜苗网出库下海张挂。使紫菜正常生长,可以达到减害避灾,稳定紫菜生产的目的。然而在具体实施时,须把紫菜阴干到含水量为20%~40%,并及时收入冷库,冷藏后再重新张挂到海区,这样需要花费一定劳力,亦需具备必要的制冷设施。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优质品种 围绕紫菜生产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紫菜种质老化问题,加大科技投入,选用自然的优质健壮紫菜为种菜,通过基因工程中的细胞融合、核移植等新技术及单株选优等提高苗种的免疫机能,培育出适合海区的抗病、优质、高产的地方性新品种,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酸碱法和干燥法去除硅藻 紫菜的细胞壁比较密集,透过性较低,即使遇到酸、碱的作用,细胞内部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是硅藻的细胞壁透过性很高,渗透性难以调整,因而往往对酸、碱的忍耐力就远较紫菜要弱得多。 在自然界,紫菜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海藻,具有极强的耐干早的能力,适度的干燥对紫菜不仅没有不良影响,反而促进它的健全生长与发育。但干燥对附着的硅藻的影响很大,连续干燥6d,每天干燥4h,充气培养20min,硅藻脱落率达99.58%。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也可借助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进行防治。但在用药过程中存在滥用、误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破坏了水体中的微生态平衡,导致耐药性微生物增加,由此引发耐药菌的感染。近年来,养殖环境中的耐药菌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养殖业者和学者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