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颊鲷的实用养殖技术

2024-2-1 15:1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32| 评论: 0

摘要: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连尖,连占,是裸颊鲷属的总称,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裸颊鲷科,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各种吃 ...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连尖,连占,是裸颊鲷属的总称,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裸颊鲷科,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各种吃法均宜,尤以清蒸为佳。目前市场上的售价是45-50元/公斤,已成为海水养殖中又一优良品种。海南省已经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裸颊鲷体型为长卵圆形、侧扁,自然条件下一般体长15-40厘米,体重150-400克,体背面狭窄,腹面圆钝。吻长、较尖。上下颌前端具有圆锥形犬牙,后端为臼状齿,头部只有腮盖骨被鳞,其余均裸露。背鳍一个,结棘强,各鳍棘平卧时部分可折迭于背部浅沟内。胸鳍位低,颇大呈镰刀状,尾鳍叉形。体被较大薄鳞。体色由于种类不同也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星斑裸颊鲷和红鳍裸颊鲷:星斑裸颊鲷体呈草黄色,腹部乳白色,体侧各鳞具晶蓝色斑点,宛若群星闪烁,故得名。红鳍裸颊鲷全身淡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乳白色。鳃盖边缘红色,除尾鳍外各鳍浅红色,其中背鳍较深。

  二、对环境的适应 裸颊鲷为暖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40℃,适温度为25-35℃,低于10℃难以生存。裸颊鲷为海水性鱼类,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0‰-35‰。

  三、食性与生长 裸颊鲷主要以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及虾蟹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可以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裸颊鲷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0·5公斤/条的商品规格。

  四、繁殖习性 裸颊鲷野生鱼一般4龄达性成熟,养殖情况下2龄即能产卵,3龄则全部达到性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年龄体重有关,平均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高者可达300万粒,低的只有50万粒。产卵前雌鱼体色开始变得鲜红艳丽;雄鱼则在头部及体两侧形成明显的星斑。产卵场一般在水深10-4米处,卵为浮性。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