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懒蟹就是幼蟹养到年底,有些河蟹个体极小,其头胸甲宽仅1~1.5厘米,体重1克左右。它们往往栖居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称为懒蟹,又称"僵蟹"、"石蟹"。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是: (1)池中缺少附着物(水葫芦、水花生、聚草等)。 如水中溶氧经常不足或水质污染,河蟹就离水在岸边挖洞栖息,时间一长就适应沿岸洞穴生活,懒得下水觅食,故个体生长很慢。 (2)水位变动大,有些水体像潮水河,水位忽高忽低,河蟹就容易在"潮间带"挖洞穴居,懒于出来活动,形成懒蟹。 (3)投饵不均匀。 一部分河蟹因投饵不匀而吃不到足够的饵料,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其个体生长缓慢。 由此可见,产生懒蟹的技术关键是尽量减少幼蟹穴居的数量,使幼蟹在池内过隐居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