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供繁殖用的亲鱼可以从自然水域中捕捞,亦可在池塘自行培育。用于繁殖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在1.5kg以上。亲鱼培育池要求环境幽净无干扰,池塘面积2~3亩,水深2m左右,水质清新,排注方便。每亩放梭鲈亲鱼120kg左右,同时混养20%~30%的鲢、鳙等鱼类,以充分利用水体和控制池塘水质。饵料鱼可投放适口的鲜活鱼,如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鱼、鲢、鳙等,经常池塘有充足的饵料鱼。在大水域培养亲鱼可采用网箱,网箱设置在水质清新无污染、环境安静、有微流水的水域。网箱采用3cm的网目,每m2放2尾,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随时投放充足适口的饵料鱼。网箱中放养规格应大体一致。 二、自然繁殖 在新疆自治区地处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及福海县的布伦托海,梭鲈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5~6月底,北京地区为4月份,当水温升至8~12℃时梭鲈即可进行繁殖。亲鱼一般的性成熟年龄为3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2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水温和自然繁殖的习性同加州鲈鱼基本相似。 在自然水域中,梭鲈亲鱼选择有树木须根、有藻类植物的地方,由雄鱼用鳍和身体将树根、杂草、碎石等物筑成鱼巢供产卵,然后将成熟的雌鱼赶到鱼巢进行发情产卵,产卵受精后雄鱼在鱼巢附近守护,直到孵出鱼苗。 也可以在亲鱼培育塘进行自然繁殖。在亲鱼培育塘用棕树片设置人工鱼巢,鱼巢个数比雌亲鱼多10~20%,鱼巢沿着池塘四周设置,鱼巢设置在距池塘边50cm的水下30cm左右的地方,但又不能贴近池底,防止污泥覆盖鱼卵。受精卵可在原塘孵化,也可以移到水泥池或清过塘的池塘中孵化,移走粘有受精卵的鱼巢后要补充新的鱼巢。 三、人工繁殖 (一)雌雄区别及成熟度鉴别 梭鲈不同于其他鱼类,在生殖季节雌雄鱼的副性征不太明显,只能从亲鱼腹部状况大致鉴别。繁殖季节雌亲鱼腹部柔软,呈淡黄明净色调,产卵前或重复产卵的雌亲鱼生殖孔周围呈红色的凸起状。雌亲鱼的卵巢发育到第Ⅴ期时,其成熟系数为8%~16%,用手轻挤腹部有大而饱满的鱼卵流出,卵粒呈淡米黄色。雄鱼腹部及体侧呈浅蓝色或淡青灰色。雄性亲鱼泄殖孔周围不凸出。雄亲鱼的精巢呈带状,乳白色,为辐射型精巢,其成熟系数比雌性小得多,一般为1%~2%,性成熟的雄亲鱼用手轻挤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二)产卵池 梭鲈人工繁殖用的产卵池,其大小由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都可以,水深60~70cm,在池底每隔1m左右放一块旧网片或棕榈片,但棕片预先要撕开、消毒干净,产卵池用清过塘的池塘进也可以。在催产前需在产卵池布好鱼巢,数量要多于亲鱼组数的10%左右,配组时雄性亲鱼也要多于雌性亲鱼的10%左右。 (三)诱导产卵 当池塘水温达到12~14℃时,可以开始进行梭鲈的人工繁殖。繁殖用的激素有鲤鱼脑下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LRH—A。我们都采用LRH—A,但剂量要比常用剂量高。在梭鲈产卵初期,一般采用二次注射效果较好。针注射剂量为1/3,相隔12小时左右再注射催产剂的余量。梭鲈产卵的盛期,一般采用一次注射的效果较好。注射部位在胸鳍的基部或腹腔都可以,但腹腔注射效果较好。一次注射催产剂的产卵效应时间为24~36h,二次注射催产剂的产卵效应时间为12~18h。一般产卵时间在黎明,产卵延续1~2h,为粘性卵,卵径1.2~1.3mm,卵膜内有一个或数个透明油球。 (四)人工孵化 雌雄鱼完成产卵受精的全过程后,可让受精卵粘附着鱼巢在原产卵池或池塘进行自然孵化。产卵受精后,雌鱼离开鱼巢,雄鱼守护鱼巢,直至孵化出鱼苗。刚孵化的鱼苗仍由雄鱼守护,在雄鱼护卫下成长。待鱼苗长到1.5cm左右时,可把雌雄亲鱼捕走,留下鱼苗继续培育。 当雌雄鱼完成产卵受精后,也可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移到水泥池、网箱、水簇箱或其它孵化槽中进行流水或充气孵化。进行苗种规模化生产时,可以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吊在清过塘的池塘中开启增氧机来自然孵化,孵化的苗就在池塘培育。孵化水温12~16℃时,需3~4d孵出鱼苗,水温20℃以上时易出现畸形苗。所以,梭鲈受精卵的孵化水温要控制在20℃以下,12℃以上。 孵化率的高低与孵化水温、水质、溶氧量都有密切关系。胚胎的发育速度与水温关系密切,在12~20℃温度范围内,水温高,发育快,反之则慢。梭鲈的孵化适温要比加州鲈鱼的孵化适温低。而12~20℃温度适宜水霉生长,同时这一时期水体中的一些浮游动物也开始大量生长、繁殖。因此,生产中除了有质量好的受精卵外,还应在孵化前和孵化期间认真做好一切消毒工作,以尽量减少水体中有害生物对胚胎的威胁,适宜的温度、溶氧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