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角帆蚌具有体大、扁平、壳厚、质坚和便于手术操作的优点,是我国目前淡水珍珠养殖的主打品种,现以其为例进行介绍。 (一)亲蚌选择 三角帆蚌的种质资源是提高珍珠质量、降低珠蚌死亡率的物质基础。因此,亲蚌要求选择来自无病区的不同水系,以不同水域的天然野生蚌为优,避免近亲繁殖。一般要求亲蚌年龄在3龄以上,以5~6龄为佳,体重为300?800克、壳长为15~20厘米。要求蛙壳厚实,生长线宽大、清晰,色光亮,呈青蓝色、褐红色、黑褐色或黄褐色等,体质健壮丰满,外鳃完整无伤,两壳闭合力强,喷水有力。 (二)钩介幼山采集 1.钓介幼虫成熟度的检查 用开口器将贝壳稍稍打开,观察外鳃颜色与饱满度。在饱满的外鳃中,如出现凹陷、鳃瓣膨大松弛,有从白色到淡黄色至深黄色、紫色的明显色变,用针刺破蚌前端的外鳃,取出一点受精卵,如果在操作中觉得有丝状物或絮状物而纠缠不易分开时,说明钩介幼虫已出膜成熟,达到采苗标准。反之,如果拉不成丝,即表明钩介幼虫尚未成熟。 2.寄主鱼的选择与用量 选择性情温和,游泳缓慢,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鳍条完整无损,取材方便的鱼类。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选用年前收购,暂养在池塘的黄颡鱼,规格以50?100克为佳。如鱼体过大,鳃丝、鳍条较硬,不易寄生;如鱼体过小,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寄主鱼用量为每只雌性亲蚌配10?20尾。。 3.人工采苗 (1)排幼将确认的钩介幼虫已成熟的雌蚌洗净,阴干刺激1~2小时后,平放在底径约为50厘米、高为20~25厘米的大盆中,每盆以盛放10个为宜,加清水(与池水温度差超过It)至刚好淹没蛙壳为准。不久雌蚌排出成团的絮状物,约30分钟,达到一定密度后,取出雌蚌,放入另一个大盆中继续让其排放。 (2)附幼用手在大盆中轻轻地搅动水体,使含钩介幼虫的絮状物散开。将寄主鱼放入产苗盆内,每只雌蚌通常放入寄主鱼 0.5-1.0千克,进行静水附幼。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分钟,以每尾寄主鱼寄生钩介幼虫800~1000个为宜。附幼过程为防止寄主鱼缺氧,需用一个小型充气泵给产苗盆中充气增氧,附幼后的寄主鱼应及时移放人流水育苗池内培育。 (3)寄主鱼饲养时间当钩介幼虫寄生积温达180℃?天时将开始脱苗,一般需7~16天。具体寄生时间与水温关系见表1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脱苗脱苗1~2天,停止给附幼鱼投食,并将鱼捞出放人盛水的容器内,将育苗池打扫干净,加注新水至17厘米,然后将附幼鱼放回育苗池,待附苗鱼鳃丝及鳍条上的小白点消失,及时捞出寄主鱼。 (三)幼蚌培育 幼蚌培育的方式有多种,有笼养、网箱养,实践中一般以笼养效果,管理也较方便。其做法是:用宽为2~3厘米,长为42厘米的竹片8根,用宽为2厘米,长为11厘米的竹片4根,分别在竹片两端1厘米处钻孔,然后用铁丝结扎成1个43厘米x43厘米x11厘米的框架,用1块46厘米x46厘米的塑料铺底,再用一块网目为3厘米的聚乙烯网片,缝合于竹框架四周表面,再在网笼底部均匀安装两根与底部等长的底篾,在网笼四角上方安装2根3x6胶丝线吊角。 在幼蚌培育上,以绳、浮子(可乐瓶)组成的吊养方式。具体做法是:先将底纲绳每隔一定距离用木桩固定于水底,将浮子按一定距离结扎在面纲绳上,将面纲绳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底纲绳上。面纲与底纲互相垂直,然后将网笼悬吊于4个浮子中间。这种方式可使河蚌随水位升降而升降,始终吊养于水的表层。幼蚌培育网笼中要有营养泥,营养泥就地取材,以本池肥沃的淤泥加少量发酵后的鸡粪、鸭粪为。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微量稀土。新开池淤泥少,可用船从其他池运来,切不可用粗颗粒的硬泥作营养泥。笼中营养泥的厚度以蚌的个体大小而定,一般略大于蚌的高度。幼蚌放养的密度应根据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溶氧量来确定,一般每亩可吊放网笼100~120个,每笼放养幼蚌100~150只,一次放足,稀养速成,减少幼蛙分笼的麻烦。幼鲜应吊养在饵料生物量多、溶氧量丰富的水层。水体透明度大小和水质肥高经济效益,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又可改良水质,促进池水上下对流,增加溶氧量。可搭养一些草鱼、鳊鱼、鲤鱼、鲫鱼、黄颡鱼及少量_鱼和大口鲇等。特别是黄颡鱼、鲴类,能够吃食贝壳和网片上的一些附着藻类,促进育珠蚌的生长,但与河蚌食性有竞争的鱼类应尽量不放。 7.施肥管理 育珠蚌吊养好以后,关键是施肥,但要注意的是手术蚌吊养后的一周内不应施肥。如果水色达不到要求,可用豆浆投喂,一般黄豆每天用量为1千克/亩,磨浆后分2~3次泼洒,连续5天。如果其他措施到位,施肥跟不上,育珠蚌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生长缓慢,外套膜薄,圆珠率低。实践表明,育珠蚌手术后初几个月的生长速度与珍珠质量有明显关系。手术后育珠蚌伤口愈合快,生长迅速,珍珠形状就好,圆珠率高。所以,在伤口愈合后,应及时进行正常施肥。施肥应根据水质肥瘦、季节变化来确定施肥的力度,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夏季高温应尽量少施有机肥。鸡粪、鸭粪、鸟粪是育珠蚌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钙和活性磷,肥效高,能使育珠蚌生长迅速,珍珠质沉积快,珠光好。具体做法是:将粪肥堆成堆,发酵、腐熟后,均匀泼洒于水中,一般用量为50千克/亩。无机肥主要为氮(素)、磷(过磷酸钙)和复合肥,在高温季节施用,氮磷肥施用量之比为1:(2-3),一般用量为5千克/亩。使用时将两种肥料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少量、多次、勤施。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养殖设施,风浪、水流等可造成网笼(夹)角线断裂、底篾脱落,底纲绳、浮子纲绳断裂,使育珠蚌成堆堆在网笼中或脱落掉入水底,影响蚌的正常生长,发现后应及时修复。 8.蚌病防治 畔病重在预防,应建立自繁、自育、自养的繁育体系。从外地调蚌,应调查当地蚌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来自疫区,是否有蚌病发生和流行,同时掌握蚌病发生和流行规律。手术操作消毒不能大意,育珠蚌应严格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以伤口早愈合和体质的早日恢复。施肥不能过量,要科学合理施肥,有的地方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蚌病发生,引起育珠蚌大批死亡,损失巨大。蚌病发生时,应正确诊断畔病的类型,对症下药。 (五)加强管理 1.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人贝队伍 河蚌育珠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珍珠质量。要培养一支懂技术、工作踏实肯干的队伍。人员要有分工,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明确工作职责。 2.量化工作指标 河蚌育珠从蚌的人工繁殖、幼蚌培育、移殖手术到育珠蚌的管养,有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对从事某一环节的人员应有考核,完成了任务,达到工作目标,应给予奖励,做到按劳计酬、优质高薪。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了,珍珠的质量就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