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早在加拿大、美国流行,危害很大;后来在丹麦、法国、希腊、英国、德国、挪威、意大利、瑞典、韩国、日本等国发生流行;20世纪80年代末又传入朝鲜及我国的台湾及东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流行。幼鱼从开口吃食到3个月内为发病高峰,流行水温为10?15℃。 危害美洲红点鲑、虹鳟、河鳟、克氏鲑、银大麻哈鱼、湖红点鲑、大西洋红、大鳞大麻哈鱼、七彩神仙鱼等观赏鱼类。主要危害全长数厘米的鱼苗及14?70日龄左右的鱼种,病死率可髙达80%?。1足龄鱼虽也患病,但一般病情较轻;全长超过15厘米的鱼,发病的可能性较小,但仍可被感染,呈隐性感染。 重要的传染源是带病毒的成鱼,病后残存的鱼可以数年乃至终身成为带毒者。从肾、脾、肝、卵巢、精巢、粪便中都可以检出该病毒,其中以肾脏的检出率为。此病毒在河水、井水中,在4℃条件下能保持10天,15℃能保持5天;在4?10℃的海水中,经4?10周,感染力几乎毫不下降,5?6个月后则下降;在室内干燥状态下,5周后还保留少量感染力,所以水和空气都可能是传播的媒介。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2%氢氧化钠液等均可灭活病毒。从带有病毒的成鱼通过人工授精得到的卵往往是被病毒染的,这是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感染源。随卵一同被挤出或排出的卵液中含有比卵上更多的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可以经过卵而进行垂直传播;病毒也可以随病鱼的粪、尿、性腺分泌物排入水中,进行水平传播,经鳃及口而感染。同时,自然感染不只限于鲑科鱼类,许多非鲑科鱼类、贝类、甲壳类及鱼类的寄生吸虫,约20个科的成员也可被感染,但大多数为无症状的带毒者,这些都是传染源。 [病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属双RNA病毒属(Birnavirus),明显的特征是胰腺坏死。病毒颗粒呈正20面体,无囊膜,有92个壳粒,直径50~75纳米,基因组是双股DNA,是已知鱼类病毒中小的RNA病毒,病毒的浮力密度为每毫升1.33克,沉降系数为435S,病毒颗粒的分子量为55×106,全部衣壳蛋白重量为50.2×106;RNA为4.8×106,占病毒颗粒的8.7%;RNA在蔗糖梯度溶液中沉降系数为14S。病毒的结构蛋白按大小可分为三个等级,一个多肽重105000,占整个分子量4%,它是连接RNA的多聚酶;中等大小多肽重54000,占总重62%,它是主要的壳粒蛋白,抗体由它刺激产生;两个内部的小蛋白分别重31000,占总重28%和29000,占总重6%。现已知IPNV有VR299、Sp、Ab、He株等,这些株在血清学上、敏感性上及病原性上都有些不同病毒易在虹鳟性腺细胞株(RTG—2)、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ES一214)、鲤上皮瘤细胞(EPC)等鱼细胞株上增殖,出现CPE;生长温度为4?27.5℃,如在培养时温度慢慢地升高,病毒能在30℃生长;适生长温度为15~25℃。病毒在胞浆内合成和成熟,并形成包涵体。病毒生长在RTG—2细胞株上,24℃5小时内产生新病毒,而15℃时产生新病毒需8小时,但此温度产生病毒量更多。病毒引起RTG—2细胞病变,26℃时在感染9小时后出现,20℃在感染18小时后出现,4℃需几天后才出现,20℃时2~3天就可看到空斑,核固缩,细胞变长,相互分离,并脱离瓶壁;但对病毒抵抗力强的细胞,核虽已固缩,仍贴在瓶壁上,因此空斑大多呈网状,特别是空斑的边缘,健全和变性的细胞相互混杂。 IPNV对乙醚及氯仿不敏感,对甘油也很稳定,能保存在50%甘油中数年以上;pH的忍耐范围是4~10;较能耐高温,在60℃的生理盐水中30分钟才失活;在过滤除菌的4℃水体,感染力可保持5?6个月以上;在10℃自来水中,可保持7个月但在未经处理、且有藻类的水中,14天后就不能检测到病毒;大部分株能耐-20℃以下低温,冷冻干燥后,保存在4℃,至少在4年内不丧失感染力。对酸不敏感,pH3中30分钟,侵染率为;对碱敏感,pH11时侵染率仅0.01%。氯、福尔马林、碘、臭氧在一定浓度和时间以及pH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杀病毒作用。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危害鱼苗和幼鱼。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患急性型的病鱼体色无大变化,肛门处拖着1条灰白色黏液便,病鱼游动失调,常突然离群狂游、翻滚、旋转,间歇片刻后又重复做以上游动,直到死亡;从转动到死亡仅需1?2小时;腹部紫红,鳍基部有出血点。慢性病鱼体色发黑,突眼,腹鳍基部充血,腹部膨胀,有腹水,肝、脾水肿并变白,胰脏坏死,消化道内无食物,且充满黄色的黏液,胃幽门部出血,消化道的黏膜发生变性、坏死、剥离。 [诊断要点] 1.现场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1)病理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病鱼胰脏的组织切片,可以看到胰脏坏死,胞浆内有包涵体,电镜检查可见六角形病毒颗粒。 (2)病毒分离 用虹鳟性腺细胞细胞株(RTG—2)分离病毒,15℃培养4天后染色,可以看到空斑及细胞病变,根据空斑及细胞病变特点,可以作进一步诊断。 (3)免疫学诊断 :①中和试验 由于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血清型很多,作为诊断有必要使用多价抗血清。美国东部鱼病研究所巳制成了多价抗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血清。 ②补体结合法 采用已知病毒可溶性抗原以测定病鱼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此法的特异性较中和试验低,但由于补体结合抗原出现早、消失快,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③直接荧光抗体法 能迅速、正确地检出在组织及培养细胞内的病毒。用虹鳟性腺细胞,20℃培养3?4小时就可以检出,且血清型不同株间不会引起交叉反应。 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发病季节,可以在3?4小时内确诊流行病是否由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引起;鱼卵可以在48小时左右确定是否被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污染;对外观无症状的病鱼,可以在24小时左右检测血中是否有抗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抗体。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可在野外应用等优点。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室病毒组已制备出试剂盒,可供相关单位使用。 ⑤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刘英等(1995)报道,该方法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早期检测和诊断用。 ⑥寡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检测 周建玲等(1995)报道,采用生物素标记寡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检测有成本低、方法简便、检测速度快(检测工作可在10小时内完成〉、对人体无危害(放射性探针检测鱼病毒,需2天以上的放射自显影时间,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不稳定,对人体有危害,需特殊的实验室条件和污物处理技术等),此探针不与同科的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故有较强的种间特异性等优点。该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灵敏度较差;探针不能鉴别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不同血清型,幸好迄今为止,所有血清型的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都是致病的,都是检测对象。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将带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运入。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对虹鳟鱼类的进出口有所规定,要求既无临床症状或病理剖解变化,又在个月内不再发现病情的鱼场才允许其进出口。此外,还要求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在鱼池水、出口鱼的鱼池水、出口鱼的鱼卵、精液及体腔内不再检出病毒。 (2)建立基地,培育无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鱼种,严禁混养未经检疫的其他种类的鱼。 (3)发眼卵用每立方米水体中放1%聚烯吡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一1)液500毫升,药浴15分钟。如水的pH高,需加1%聚烯吡酮碘液600~1000毫升。经该方法处理后的鱼卵孵出的鱼苗,有时仍发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可能是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还在卵内,或在药液难以到达的典表面的某些部位。 (4)用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灭活疫苗浸浴、口服或注射方法免疫易感鱼类的苗种。 (5)据报道,2500尾体重0.4克的仔鱼投喂6毫克植物血细胞凝集素,拌饲分2次投喂,间隔15天,对预防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有一定效果。 2.治疗方法 疾病早期,外泼消毒药2?4次,同时内服颗粒药词7?10天,有一定效果。 (1)外用药 ①全水族箱泼洒三气异氰脲酸,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2毫升。 ②全水族箱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放药1克(先加柠檬酸活化)。 ③用每立方米水体加0.8克的40%的甲醛整个水族箱泼洒,3天后再每升水体加0.2毫克的此药再泼洒一遍。或用每立方米水体加0.8?1克漂白粉水族箱泼洒。 (2)内服药 ①每吨饲料中加5.5~6.4克聚烯吡酮碘,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 ②每千克饲料中加大黄、板蓝根等中草药200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 (3)低温饲养 一般在水温10℃以下可减少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因此可将病鱼放在低水温的环境中饲养,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或在发病季节将易感幼鱼放在低水温中饲养,待发病期过后再迁回,但这种方法较难推广。 [诊疗注意事项] 药物使用:改变传统的用药习惯,交替使用各种药物,以防鱼体产生耐药性。福尔马林不能与漂白粉、髙锰酸钾、生石灰等混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