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鲢碘泡虫。鱼体的各个器官都可寄生,但主要侵入寄主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症状与诊断]病原体侵入鱼的脑部和感觉器官内,破坏正常的生理活动,致使鱼在水中上窜下跳,抽搐似的打圈子,有时沉入水底,有时又仰卧水而,显示出烦躁不安。病鱼的外表黑瘦,头较大,脑廓呈黄色,内部微血官可见充血,肝脏发紫并且腹腔积水。 [流行与危害]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但以浙江省杭州地区最为严重,在各种不同养殖不域中均能发生,为当地严重的流行病之一,江苏、湖北也有出现。从鱼种到0。5千克以上的成鱼都可致病,其中以0。5千克左右的鲢鱼死亡率最高。 [预防与治疗]预防: (1)每公顷用1500千克-1875千克生石灰和1500千克石灰氮彻底清塘,可杀来池底淤泥中的孢子,从而减少此病的发生。 (2)在冬片放养前采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30分钟,或用相当于20毫克/升石灰氮悬浊液浸洗30分钟,这一措施能杀灭60%-70%的孢子。 治疗: 在6月-9月期间,每立方水体可用0。5克的晶体敌百虫(纯度为90%左右),每间隔15天-30天喷洒1次,可降低处于营养体阶段孢子的感染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