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采用网箱养殖,幼鱼阶段放养密度为50尾/m3,成鱼(100~400g/尾)阶段为10~15尾/m3。饵料用新鲜或冰鲜低值鱼、虾、贝类。幼鱼期一般每天投喂2次,成鱼每天投喂一次,投饵量为其体重的1~3%,并定期在饵料中加土霉素或大蒜或呋喃类药物,以预防疾病。 养成阶段的网箱深度一般3.5~4.0m,网眼大小20~50mm,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无结节网片为好。[7] 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同一网箱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要达到400g以上商品规格,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g左右。 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鯵鱼为主,辅以粉状配合饲料,加工后投喂。方法:一是用刀切成适口的鱼肉块,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但不便加添加剂,造成营养单一。二是用机械绞成鱼肉糜,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块状投喂,鱼肉糜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药物,营养全面。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当天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有无移箱的情况来决定。 养成阶段生长最快是在高温期间,但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动植物的季节,所以要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一次,并用抗生素淡水溶液浸泡消毒。 为保持商品大黄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座遮阴物。 池塘养成鱼,池塘水深应在3m以上,每潮汛15天里要求有12天以上均可换水,池塘大小以15亩左右为宜。放养前池塘要严格清塘消毒,并要堵漏,防止水位下降,同时应备有抽水机,小潮汛不能换水时,抽水入塘,防止水质恶化。放养密度,鱼种规格100g/尾左右,亩放450尾,50g/尾左右,亩放600尾。为了清理沉底的残饵和带动大黄鱼抢食,可混养少量如真鲷等底层鱼类,或少量虾、蟹等。 池塘投喂应固定地点,最好固定在靠排水口处,以便把残饵排出外,投喂速度慢一些,时间长一些,若未见鱼群上浮抢食或听不到水中摄食时发出的叫声,就不宜再投。 池塘养鱼每天都要换水,水质好每天一次,反之,每天两次,高温季节,晚上换水最好,换水量依水自情况而定,大暴雨后应把表层淡水先排出,待海区潮位较高时再进水,每10天左右泼洒石灰水一次,以改善水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