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鲷又名南美鲱鱼,属鲤科鱼类,因口较小,且在背鳍与尾鳍之间有一脂鳍,故学名为小口脂鲤。该鱼为热带鱼类,最大个体可达4kg,生存水温9~40℃,最适水温24~30℃。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各种藻类、有机碎屑,同时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抗病力强、易起捕、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是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去年6月3日我县从漳州引进巴西鲷夏花,进行稻田养殖。每亩放养1000多尾,经4个多月的饲养于10月5日抽样检查,平均尾重150g,最大个体达300g,亩产达100kg以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容易、水质清新、无污染、管理方便的稻田。面积以1~2亩为宜,底质以肥沃、保水性能好的粘壤土为佳。 2工程建设 2.1稻田整修春耕时,先在离田埂基部1~1.2m处开挖一条宽40cm、深50cm的环沟;在开挖环沟的同时,利用挖沟的田土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块80cm,以保证稻田蓄大水时,田块水位50~60cm,环沟水位0.8~1.0m,做到大水鱼漫游,小水鱼入沟。田埂顶宽25cm。田埂内侧覆盖地膜,以防田埂龟裂、渗漏、滑坡。 2.2水道整改养鱼稻田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对角设置,这样,在加注新水时有利于水体交换。进水口安装40目的筛绢过滤袋,阻止野杂鱼进入;排水口安装40目的拦鱼栅,拦鱼栅规格为80cm×60cm,拦鱼栅顶部高出田埂10cm,其余三边各嵌入田埂10cm。 3稻田消毒 放养鱼苗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50kg化乳泼洒。 4培肥水体 放苗前3~5天,每亩施加畜粪100~2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 5水稻栽培 5.1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害、耐肥、高产的品种。 5.2秧苗移栽秧苗移栽前,喷施1次低毒高效农药。秧苗行宽以20cm×26cm为宜。 6鱼苗放养 稻田在插完秧后1周即可投放鱼苗。 6.1时间应选择晴天早晨或阴天进行放苗。 6.2鱼苗要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损伤和病害的优质苗种。 6.3密度一般每亩放养夏花1000~1500尾。 7日常管理 7.1投喂以投喂鲤、鲫浮性颗粒饲料为好。头1个月鱼苗小,应投喂1号料,日投喂量为鱼重的8%~10%;第2个月可投喂2号料,日投喂量为5%~7%;第3个月以后投3号料,日投喂量3%~5%。每日投喂2次,即:上午8:00。投喂全天饲料量的40%,下午4:00,投喂60%。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 7.2水质管理初期,灌注新水,以扶苗活棵;分蘖后期,水层加深,控制无效分蘖,也有利鱼苗生长。养殖期间,每5~7天换注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20%,并加高水位10cm。 7.3慎用农药巴西鲷对敌百虫、强氯精、孔雀石绿十分敏感,应禁用。对其他农药也应慎用。稻田施药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施药时要提高水位10cm。施药喷嘴应横向朝上,尽量把药喷在稻叶上。粉剂应在早晨有露水时喷施,液剂应在露水干后喷施。切忌雨前喷药,尽量减少农药对田水的污染。 7.4安全防范经常检查田埂和进排水口的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天气预报,切实做好防洪、防逃、防敌害工作。 8病害防治 巴西鲷抗病力强,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为了加强防范,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7~8月份高温期,投喂2个疗程(6天)的药饵,药饵配方为:安定宝1g+呋喃唑酮1g/kg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