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是咸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这种鱼类的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很多南方地区已发展起对亚洲尖吻鲈的养殖。本文对亚洲尖吻鲈的养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养殖工作者参考。 近年来海水和咸淡水鱼类的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亚洲尖吻鲈(LatescalcarWr)是咸淡水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生活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中国南海、东海南部、印度和缅甸等地,在我国华南地区河口水域也常可以捕到。 亚洲尖吻鲈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在八个月内就可以生长至上市规格,一般生长速度为1公斤/年。另外,亚洲尖吻鲈具有很多特性使得其适合于进行沿海养殖,如在浑浊度高并且盐度不断变化的水中生长良好,能够忍受粗养以及网箱中的高密度养殖条件,较易驯化等(Boonyaratpalin等,1997)。由于亚洲尖吻鲈的以上特性,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对亚洲尖吻鲈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 1亚洲尖吻鲈养殖的环境水质条件 亚洲尖吻鲈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5-34℃,最适范围为29-32℃,20℃以下停止摄食,12℃以下会冻死。因此我国华南地区养殖亚洲尖吻鲈只限于每年4-11月。另外,对亚洲尖吻鲈进行养殖时,必须具有适宜的环境水质条件,推荐的环境水质条件见表1。表1亚洲尖吻鲈养殖的环境水质条件 2亚洲尖吻鲈的繁殖技术 2.1亲鱼培育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对亚洲尖吻鲈的繁殖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采用网箱、水槽或池塘培育亲鱼时,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