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业是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中,最具技术基础、最有自然条件、最易开发。最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也是目前海水养殖业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但自199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虾病的暴发与流行,给对虾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9年上半年,广东对虾养殖遭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虾病。因此,防病治病已成为对虾养殖的主要矛盾,也是广大养殖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对虾病害暴发流行的原因很多,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养殖生物生态环境出发,应用微生态学平衡的原理,进行健康养殖,这也是今后养殖对虾的发展方向。 全封闭养殖对虾试验 1998与1999年的4-5月份,笔者在珠江口低盐区的淡水期,用微生态学平衡原理,进行全封闭健康养殖对虾试验,均取得成功。这项技术特点是对虾池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排水、不进水。这种养殖模式与泰国和我国福建省同安采用的封闭式养殖不同,泰国和同安的养殖模式除养殖池外,需另建蓄水池,当虾池需要换水时,就提取经过沉淀和消毒的蓄水池水,这对防病治病起到了积极作用,缺点是占用了养殖面积,增加了成本。 全封闭养殖基本原理 长期以来,对虾养殖总与疾病相随,这种状况已无法用药物解决。对虾健康时,在虾体内外环境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优势种群,对虾、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构成一个“动态平衡”。保持这种“动态平衡”,控制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存在水平,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发生的根本,所以要解决对虾发病,必须首先解决底质污染问题。 要解决底质污染这个难题,必须用微生态学原理来解决。因为在微生态平衡情况下,存在致病生物,同时也存在有益微生物。多数传统药物,特别是抗菌类。药物,不仅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而且也抑制和杀死有益微生物,从而破坏了虾与有益微生物的微生态平衡,使虾失去免疫力,导致发病。 为了控制虾病的发生,可以投放微生物制剂,如“活康素”。它包括各种有益共生菌株,需氧和厌氧两种类型并存,即在底质有氧和缺氧的情况下,都能大量繁殖,能迅速降解进入虾池的大量有机物,使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的大量繁殖提供营养,而单细胞藻类又不断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这是封闭式养殖必须具备的。 新式全封闭养虾技术要点 池塘改造 清塘是虾病防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虾池经过养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池底大量淤积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并带有大量的敌害生物、休眠卵、病原体。这部分有机物在其它异氧微生物作用下,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使池养对虾的健康状况和存活率下降。淤泥如不清除,每年会以5-10厘米左右的速度增厚,从而造成恶劣的底质环境。 虾塘经过几年的养殖,特别是经过近年来暴发性病害的流行,积累了大量病原体,必须清池,以彻底消除他内的一切不利于对虾生活和生长的因素,避免在下一造养殖过程中继续危害对虾生长。 一、池塘消毒 l、清淤 清淤是清除地底表层15-20厘米的淤泥。清淤时间应安排在每年收完虾后的冬天,干塘后进行,特别要注重四个塘角,有条件的翻耕塘底最好,这对于塔底烂泥特别厚的虾塘尤为重要。 2、晒塘 晒塘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改善底质环境。晒塘一般在冬天收完虾后的无雨天气进行,应晒到塘底龟裂、发白为好。 3、毒塘 毒塘的目的是杀死各种敌害生物。毒塘应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毒塘方法:一般泥底池塘每亩放300乔石灰。若干用,应在池塘刚排完水,塘底仍湿润时全塘均匀散撒。如果湿用,在塘内进10厘米左右水,把石灰在船上溶解,全地泼。泼完石灰后,即可用60PPm茶教和2PPm敌百虫按比例混合加水溶解,全地泼洒,教百虫要掏碎溶解于水,进用晶体改百虫效果好些。茶轶的作用主要是杀死各种鱼类,敌百虫主要用来杀死各种甲壳类。在毒塘前,务必在闸门处安装60目网纱。 (1)、进水 经过消毒的虾池进水前先检查过滤网,以阻止带病菌、病毒的挠足类。小型甲壳动物等进入虾池,增加对虾感染病毒的机会。进水要控制好流速,切忌闸门失控或因流水压力过大而冲破滤网。 (2)、肥水 肥水是为了培养基础饵料生物,这项措施是健康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肥水有如下作用: ①节约饲料。肥水会培育出大量的单胞藻类,为浮游动物提供充足的饵料,浮游动物跟着大量繁殖,最终培育出大量适合虾苗摄食的生物饵料,节约了饲料。实践证明,肥水工作做得好,在投苗后3o天内可以不投饲料。 ②增加溶氧。由于肥水产生大量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供应养殖生物,高溶氧可清除或减少池塘中氨氮等有害物质,保持虾池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遮蔽池底。经过肥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阳光不能直射地底,使虾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判断饵料生物是否丰富,一是看水色,二是看透明度。经过肥水,水色通常呈褐色或绿透明度维持在40厘米左右最好,最低不能低于20厘米,最高不能超过100厘米。 肥水方法: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使用,尿素用量为每立方水体5-15克,过磷酸钙每立方水体1.5-4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