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育苗关键技术

2025-4-21 20:1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39| 评论: 0

摘要: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普及,江、浙一带今年出现了育苗高潮。现根据一些苗场的总结,对南美白对虾育苗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一浅谈,与同行商榷。一、亲本亲本是开展人工繁育最根本的基础。亲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虾苗 ...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普及,江、浙一带今年出现了育苗高潮。现根据一些苗场的总结,对南美白对虾育苗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一浅谈,与同行商榷。

一、亲本

亲本是开展人工繁育最根本的基础。亲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虾苗的质量、产量和今后养殖个体的成活率、规格及养殖产量和效益。因此,要求亲本个体大、活力强,而且雌雄为异地品种,并加以检疫,杜绝疾病传播。

二、水质

虾苗培育用水要求三级过滤。对于有条件的育苗单位,以海里进的海水首先要进入大蓄水池沉淀,然后通过沙滤池进入二级池。二级池水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杀菌消毒,同时对水体进行预热处理,并再次进行过滤(沙滤或活性碳过滤)。进入育苗池的水必须以350目内装药棉的筛绢袋过滤,并在育苗过程中经常检查筛绢有否破损,否则应及时调换,以免敌害生物进入苗池。

三、培育温度

在适温范围内,培育温度越高,虾苗的活力越强,摄食越旺,生长越快。一般放苗时间水温可控制在30℃左右。放苗结束后即可逐渐加温,经10小时后达31℃,并维持出苗前。注意要避免高温育苗,因为育苗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减弱虾苗抗病能力,并赞成培育水温与养殖水温温差过大,延长虾苗放养后适应时间,降低成活率。

四、密度

虾苗培育密度以每立方水体10-15万尾为宜。密度过低影响综合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过高易造成苗体争食,使个体差异加大,到后期出现“大吃小”的互残现象,并增强管理难度,最终影响出苗率。

五、饵料

饵料是虾苗生长发育的关键,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加以调整。在无节幼体时采取加注藻液的方法,既提供饵料,又可改善水质,提高水位。从蚤状幼体Ι期起可投喂饵料(藻粉,车元,虾片、黑粒、蛋黄等)。而进入仔虾期后可适当添加活性饵料,如丰年虫,以增加蛋白营养,并停用藻料。投喂以少量多餐为原则,一般日投喂12次,即每间隔2小时投喂一次。也有每间隔3-4小时投喂一次的。

六、疾病防治

在虾苗培育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日常管理,做到勤巡池,勤观察,根据虾苗活动摄食情况及水质变化及时进行防治。在用药上注意药物的选择及轮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以免引进抗药性.可选用土霉素、诺氟沙星、甲醛等,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红霉素,以免日后养殖过程中造成对虾生长缓慢。禁用孔雀石绿。

七、淡化

由于虾苗培育过程盐度高于成虾养殖盐度,所以在出苗前必须进行降盐淡化处理。这是虾苗培育的最后一关,必须格外细心.一般前期降盐幅度可控制在每天3-4度,后期则应减缓降幅,尤其在到达5‰以下。降盐淡化速度过快,深究化时间过短,虽然对出苗影响不很明显,而且眼前出苗率高,但在成虾养过程中虾苗易得病,死亡率较高,长远看影响产业的发展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