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近几年养殖罗氏沼虾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本地广大农民应用的高产模式,其要求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亩产达到200公斤,成虾规格30尾/500克,搭养鱼产量50公斤,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系数1.8以下。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水深最大可达1.2--1.5米,池塘呈长方形为好,池塘底部平整,无或少淤泥,塘四周坡度为1:3,池塘保水性要好,附近水源无污染。 二、消毒除野:在虾苗放养前的15天(即在5月10日左右),每亩用100公斤的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消毒,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并改善池塘的酸碱度。 三、水质培养与虾苗放养:生石灰清塘后10天(即药性消失),放苗前3--7天进水,进水达到水深70厘米,进水处用60--80目的绢网袋过滤,水质保持一定的肥度,透明度30厘米,有充足适口的浮游生物,如水质过瘦,可施放少量经过发酵的有机肥。5月下旬,待天气晴朗,池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放养罗氏沼虾暂养苗(在土池或水泥池保温暂养20天左右,体长2厘米),放养时将充氧袋在水中浸一刻钟,调温差在2度以内将苗逐步放至池塘中。每亩池塘暂养苗放养量为1.5万尾,需正确计数。 四、饲养管理: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全部采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要求水中稳定性2--4小时),在放苗后10天内投放罗氏沼虾2号破碎料,粗蛋白含量32%,粒径0.5毫米;在6月初至8月底投喂罗氏沼虾3号料,粗蛋白含量30%;粒径2.0毫米;在9月初至9月底投喂罗氏沼虾4号料,粗蛋白含量28%,粒径2.5毫米。日投饲次数为二次,上午8时投日总量的1/3,晚上5时投日总量的2/3,投饲时均匀泼洒至整个池塘。在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气温、水质、虾吃食状态有所调整,以虾全部摄食不剩为佳,切忌投饲过量而污染水质。 饲养到9月下旬出售,在整个饲养期间亩投饲总量约为372.4公斤,饲料系数为l.8,虾成活率80%,虾产量可地到200公斤以上,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水质管理:池塘水质在饲养前期应稍肥,后期适当偏淡,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30--50厘米,PH值7--8,溶解氧不低于2毫克/升,放养时水深70厘米,每隔一星期提高水位10厘米,在6月中、下旬水位达到1.2-1.5米,在遇到水质变差或天热、气压低时要多进水,并开动增氧机增氧,在高温季节晴天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减少水层温差,改善水质。池塘应配备增氧机,以水车式为好,亩功率达到0.75千瓦。 池塘可放养仔口或当年夏花、鲢鳙鱼种,亩放各50尾,亩产鱼可达到50公斤。 六、种植隐蔽物:池塘四周塘坡种植空心菜,一般在四月底播种,5月初移植至塘坡的70厘米的水位线上,种植间距为10厘米,待水位上升,空心菜长势良好时延伸至池塘2--4米,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可作为罗氏沼虾良好的栖息及蜕壳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残杀,可提高成活率及生长率。但空心菜覆盖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缺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