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对虾养殖效益下滑,青岛地区先后开展了封闭养虾、半封闭养虾、鱼虾混养及虾池综合利用等技术,但都收效甚微。我们在2002年开展了地下井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推广试验,人工控制生态环境,减少药物使用量,以获取优质商品虾,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主要养殖基础设施 ①城阳上马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共有室内养殖池28个,合计面积为4亩;室外池3个,面积分别为1.5亩、1.5亩和8亩,总计15亩,均用来开展地下井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推广试验。②该站2001年投资13万元,打了两口深水井,深度达90m,盐度为16‰左右,日出水量达400m3。利用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防止病菌污染,室内养殖池配备相关温度、光照调节设备,地下水经处理后进入养殖池,进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③养殖池的修整与消毒。 2002年5月,对各水泥养殖池进行清淤、修整,清除池底的污泥杂物,用50mg/L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再用无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充分冲刷,杜绝病源传播,保证了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2进水 将地下井水打入室外水池中曝气一周,然后放人消毒后的育苗室,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每立方米水体施尿素5g,过磷酸钙2g,以后每天施前量的1/2,使透明度达到30cm左右,准备放苗。 3苗种放养 ①虾苗选择:在对虾养殖中,苗种十分重要,苗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通过对多家育苗场了解后,于5月23日从福建晋江育苗场购进健康的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600万尾,进行苗种培育,到6月中旬共育出商品苗种150万尾,苗种大小整齐,体长1.5cm左右,活泼健壮,溯游能力强,体色透明,肝心区黑褐色。②放苗时间:2002年6月12日放苗,池内水温为21℃。③放苗密度:150万尾苗种分别投放到31个水泥池中,平均每亩放苗10万尾,每平方米放苗150尾。 4养殖期间的管理 ①投饵:在养殖生产中,未投鲜活饵料,只用配合饵料。根据对虾体长确定投喂量的最低标准,投喂应定时、定位、定量,保持池内良好水质。②换水:换水采取随漏随添和虹吸排污添水的方法,春秋两季将地下水氧化后再放入池中,夏季直接使用地下水,水位保持在1.5m左右,水质指标控制在:溶解氧大于5mg/L,总氨氮小于0.6mg/L,pH值为7.8~8.6,盐度日常波动小于5‰。③充氧:在每个养殖池内设两台充氧机,通过管道依水质状况向池水充氧,早期一般中午开两小时,黎明开机2—3h,并逐渐增加开机时间;养殖中后期除投饵停机外,一般昼夜连续开机,确保养殖用水溶氧丰富。④病害防治:对养殖池严格消毒,高温期间每半月施一次二溴海因+Pv碘,并定期投放盛之丰水产高效营养液,使养殖期间无大规模病害发生。 5试验结果 经过3个月的养殖,对虾生长情况良好,平均体长12cm,共出成虾11250kg,平均60尾/kg,成活率50%,平均亩产商品虾750kg,每公斤售价40元,总产值45万元,养殖期间总投入及固定资产折旧合计17.75万元,纯利润27.7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53,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6小结 ①该项目养殖模式简单易行,见效快,当年可实现盈利,具有可推广性;采用生物技术、增氧技术,减少了用药,保证了产品质量,适应了国际市场要求,,②优选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力强,对饲料蛋白质需求低,适合该模式养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