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白体病初探

2025-4-15 00:0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2000年4~7月间,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因暴发白体病而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罗氏沼虾白体病,为江苏省内首次发生的病害,又称白尾病、白浊病、肌肉坏死病,此病病名主要是依据体表症状而暂定。鉴于该病病程相 ...
2000年4~7月间,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因暴发白体病而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罗氏沼虾白体病,为江苏省内首次发生的病害,又称白尾病、白浊病、肌肉坏死病,此病病名主要是依据体表症状而暂定。鉴于该病病程相对较短,累积死亡率较高,我们对此病多次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结合池塘自身条件,科学地运用了药物,初步探索出了罗氏沼虾白体病的治疗方法,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预防措施。一、病因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池塘底质条件差,水质差,溶氧不足,温度偏高,苗种运输条件差,易导致该病发生,尤其是上述因子突变,更易发生此病。二、流行情况该病主要流行于4月份(即大棚暂养期)至7月份(即虾苗放养到大水体后1个月左右),主要危害个体的规格为0.5~5厘米左右。三、主要症状病虾体色发白,尤以尾扇部位为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前扩展至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所有发白之处,肌肉均坏死,甲壳均变软,死亡前头脑部与腹部分离。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沉水而死。四、治疗方法1.第一步,在维持水温差不超过±1℃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大量换水。2.第二步,对水体进行消毒,以下药物可任选一种,或隔天交叉使用。(1)全池遍洒溴氯海因,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度;(2)全池遍洒二氧化氯,使池水成0.3~0.35毫克/升浓度;(3)全池遍洒痢特灵,使池水成0.5~1毫克/升浓度;(4)全池遍洒土霉素,使池水成0.5~1毫克/升浓度。3.第三步,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任选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疗效则更好。(1)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2~3公斤痢特灵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2)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2—3公斤土霉素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3)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2公斤克暴宁投喂,1天1次,连喂3天;(4)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1~2公斤维生素c或E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5)每1000公斤饲料添6加1.5公斤新诺明和0.25公斤的增效剂投喂,1天1次,连3喂5—7天;(6)每1万尾虾苗用2。3克红霉素拌饲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五、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2.严把罗氏沼虾苗种质量关。要选择亲虾个体规格大的(每公斤40尾左右的)、淡化时间在72小时以上的、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尤其要注意已发病的苗种绝对不能购买。  3.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虾体受伤。4.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虾体抵抗力。5.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6.一旦发生此病,要果断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放水清塘,重新放养。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