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河蟹育苗的需要,专家们从美国引进盐生小球藻进行扩大培养。该藻体为单细胞有细胞壁,色素体和叶绿体,其蛋白质含量为50%以上,脂肪10%,碳水化合物25%左右,还含有维生素A、B1、B2、B12、尼克酸及维生素C等,是海产经济动物如蟹、虾、贝类等育苗的最适开口饵料。在河蟹育苗中采用小球藻作基础饵料不仅可提高育苗成活率,还可起到净化水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现将该藻的扩繁技术价绍结如下: 一、消毒。包括培养用具及场所的消毒和培养液的消毒。作为藻种培养的玻璃器皿、玻璃缸和扩大培养用的水泥池以及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工具都应进行彻底消毒。消毒的方法较多,生产上一般采用漂白粉,配制成含有效氯100-300ppm的水溶液浸泡和洗刷,然后用水冲洗数遍即可。作为配制作为一、二级藻种用的培养液用水需进行煮沸灭菌,作为扩大培养用的培养液用水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若用天然河水配制培养液应先用10ppm漂白粉进行消毒,经充分曝气后再用来配制培养液。 二、培养液的配制:①配制人工海水主要成份有: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钙、溴化钾、硫酸亚镁、硼酸和水等。②配制营养液主要成份有:硫酸钠、EDTA-钠、硼酸、氯化锰、磷酸二氢钠、氯化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和水。③配制培养液:在1000ml人工海水中加入配制好的营养液1ml。 三、接种:培养液配好消毒后,即可进行接种培养,选取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在晴天的上午8-10时,按1∶1或1∶2的比例进行接种。接种量大可使藻种在培养液中占优势,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对其它杂藻起到抑制作用,这样既可减少污染机会,又可缩短藻的培养周期。 四、培养管理: 1.通气:根据培养液体积的大小及条件,采用不同的通气方法。一般采用振荡培养、空气压缩机充气培养和人工搅拌培养,目的是通过充气和搅拌,使藻体充分接触二氧化不炭和光照,并使藻体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加速其生长。 2.光照:当光强度较弱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与呼吸作用的速度相同,细胞不增殖;当光照较强时,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直到光强度达到光饱和时停止。因此,在晴天(尤其是夏天,培养室可用竹帘、布帘、遮阳网等进行适当遮光(冬季例外),阴雨天光照不足时应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充光照。 3.温度:在10℃~36℃温度范围内都能比较好地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5℃~26℃。 4.pH值:繁殖的适宜pH值6~8,中性偏酸最佳。由于藻类细胞大量繁殖,引起藻液pH值上升或下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测定pH值,并根据变化及时加以调节。 5.病虫防治: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藻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沉淀和附壁现象,液面有无菌膜以及有无敌害生物污染迹象等,若有可疑迹象可用显微镜作进一步检查确认。最常见的污染是原生动物,如有发生,可用漂白粉1ppm进行杀灭。为了防止病虫害及杂藻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始终为藻体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好藻液的适宜浓度,当浓度达1×107个/ml时,应适时的进行扩繁或采收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