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

2025-4-8 21:4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44| 评论: 0

摘要: 河蟹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格值高,深受人们欢迎。利用稻田大力发展河蟹养殖生产,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1.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  选择粘性土壤、盐碱较轻、灌水方便和保水性强的田块。在距田埂内侧1米处挖环沟 ...
河蟹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格值高,深受人们欢迎。利用稻田大力发展河蟹养殖生产,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1.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

  选择粘性土壤、盐碱较轻、灌水方便和保水性强的田块。在距田埂内侧1米处挖环沟,沟宽1.5米,沟深60—80厘米,坡比1:1.2,田埂高不低于50厘米,顶宽不少于80厘米。防逃墙高60厘米,防逃设施向内稍有倾斜,无褶无缝隙,拐角处应成弧形,灌排水口也要设防逃网。

  2.蟹种暂养

  辽宁地区养殖河蟹规格在80—160只/公斤为宜,不能选择性早熟的蟹种。蟹种入池前一定要消毒。

  蟹种暂养池要有杂草,暂养的平均水深应50厘米,在放蟹半个月前用生石灰兑水化浆,带水10厘米进行消毒,每亩用量75—100公斤。每亩放蟹种不超过50公斤(5000—8000只)。

  投饵以优质的河蟹全价配合饵料为佳,搭配投喂小杂鱼虾、泡好的黄豆等动植物性饵料。日投饵量按蟹体重的3%—5%计算,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左右。

  稻田养成蟹应在稻秧缓青后,放养时间大约在6月5—20日。

  3.饲养管理

  饵料投喂:放养初期(5—6月)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养殖中期(7—8月)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大豆、玉米、小麦等;后期(9月份以后)促肥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按池内河蟹总重量的5%—10%计算,日投喂分上午、傍晚两次,以傍晚为主,占日投量的2/3。

  水质管理:按照春浅、夏满、秋勤的原则,春季稻田水位保持10厘米左右;正常情况下,春季每周一次,夏秋季每周应2—3次,每次换水1/2—1/3;在干旱缺水、没水可换的条件下,用光合细菌100PPM泼洒全池,净化水质,也起到生物防病作用;稻田环沟水定期消毒,每亩可用10—15公斤生石灰,化水后沿环沟均匀泼洒调节水质,PH值保持在7.5—8.5。

  防蟹病:把握“一消毒、二预防、三治疗”的原则。“消毒”即稻田的清整消毒、放养蟹种的消毒、平时投饵用具的消毒。“防病”即前期开食一个月第一次用药,主要是加速越冬后的第一次脱壳,第二次用药是高温季节(6—7月份)防止病害的传播,第三次防病,在越冬前20—30天用药,保证越冬前育肥。“治疗”即是对发病的蟹要及早治疗。

  一般水温在25—28℃,大规格蟹种经15—18天左右脱一次壳,小规格蟹种10—15天脱一次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不脱壳,就要考虑改善水质或用药,否则蟹病定会发生。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