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2025-4-4 19:04|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1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易被观察,鱼生病不能及时被发现,即使发现,治疗也比较困难,况且有些鱼病并没有特效药治疗,因此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把经常性预防和治疗结合 ...
1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易被观察,鱼生病不能及时被发现,即使

发现,治疗也比较困难,况且有些鱼病并没有特效药治疗,因此要牢固树立“防

重于治”的思想,把经常性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在养殖过程中除放养前对鱼

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选用体质健壮的鱼种及对其进行药浴外,还要用漂白粉、

生石灰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进行经常性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要每半月

泼洒1次;同时在不同季节对易发鱼病要进行针对性预防。如在夏季用痢特灵

预防草鱼“三病”,用消毒精预防暴发性出血病。

2正确诊断鱼病

  正确诊断,是治好鱼病的关键之一,只有诊断无误,才能对症下药,取得

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诊断鱼病的过程中要从发病鱼的品种,病变部位,发

病季节及水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若肉眼不能确诊或症状不明显时,再结合镜

检作出准确诊断。

3对症下药

  用药一定要对症,不能滥用药物,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延误病

情,造成损失,而且会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4  用量准确

  任何药物只有在其有效剂量范围内使用,才能安全可靠。剂量小,难以保

证效果;剂量大,会引起中毒,所以用药前一定要准确丈量水体或估计鱼的重

量数,以便正确计算所需药物量。

5  用药及时

  在养殖中,一旦发现鱼病,要及时诊断治疗,避免因延误而造成更大的损

失,同时发现死鱼要马上捞出,防止鱼病传染。

6了解药物性质  合理搭配使用

  药物配方合理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如硫酸铜配合硫酸亚铁

后可提高其药效,大剂量的磺胺药物加入等量苏打可减少其毒性。药物配方不

合理则会引起药物失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如含氯制剂与生石灰混合会减轻其药

效,敌百虫与生石灰混合会产生敌敌畏,引起鱼中毒。

7避免形成耐药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较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如在治疗锚头鳋及鱼鲺

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晶体敌百虫,虽然鱼病防治手册上标明用量为0.5~

0.7g/m3,而在实际治疗中用量达1g/m3,甚至超过1g/m3。

因此,在治疗鱼病的时候,应采用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混用的方法来避免或延

缓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8用药时间正确

  全池泼洒药物,一般应在晴天上午9时或下午16时进行,不宜在早上或

中午进行,特别是在鱼浮头时不能用药;高温季节一般在午后16~17时进

行。

9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第一,泼洒不能同时喂食,最好先喂食后泼药,以免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第二,内服药饵时,应先停食1d,而后投喂;第三,操作要细心,人要站在

上风处向下风泼洒,药液要稀释,泼洒要均匀。

10  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用药后应在池边观察一段时间,如发现鱼有不适或死鱼,应马上加注新水

解救,以防事故发生。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