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鲜银鱼含蛋白质10.75%、脂肪1.37%,银鱼干则含蛋白质76.76%、脂肪9.75%,可食率几乎100%,以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组成的银鱼渔业正方兴未艾,尤其是大银鱼,个体大、产量高尤为珍贵,市场价达12万元/吨,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本文仅就大银鱼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作一介绍。 l一般生物学特性 世界上银鱼科有6属14种,我国有6属12种,分类上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银鱼科,其中在我国形成规模产量、具渔业经济价值的主要有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前者隶属新银鱼属,自然界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江河中,后者属大银鱼属,自然界产于渤海、黄海、东海沿岸、长江、淮河中下游河道和湖泊中,其中又以大银鱼价值高、适应性广而广为推广。 1.1大银鱼的形态特征体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略侧扁,头平扁,吻尖呈三角形,体无鳞,仅雄体臀路上方具鳞,上须骨在眼前缘向下弯曲。 1.2生活习性银鱼按栖息的水域环境可分为定居型和江海洄游型,大银鱼属定居型银鱼,终身固定在一个水域中生活,原产地为江苏太湖。在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为主),当长到6cm以上时开始转为捕食小型甲壳类、幼鱼、小虾等,11cm以后全部以鱼虾为食。 1.3繁殖大银鱼寿命为1年,生殖群体体长为120—160mm。大银鱼生长适应温度较广,但繁殖温度要求较严格,产卵期为12月中旬至来年3月中下旬,盛期为1月上旬—2月中旬,水温2-8qC,产卵场一般在硬底具少量浮泥的敞水区和湖湾。绝对繁殖力为3190-43580粒,一般为3700—22000粒,相对繁殖力很高,每克体重524-1540粒,多次产卵,卵径0.91—1.06mm。大银鱼卵孵化水温较低,孵化时间较长,水温2—10度时,需经30天左右;4-12度时需25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幼鱼,幼鱼经2个多月生长,全长可达4cm。大银鱼受精卵属沉性卵,有粘性,但粘性较弱,卵受精遇水后,粘丝一极连附在卵上,另一极与底质接触,当水流有较小波动时,卵则悬浮于水中,水静止时则沉粘在底部。亲鱼产卵后不久即死亡。 2大银鱼的人工繁殖 大银鱼是敞水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湖泊和水库个,其产量主要靠群体增重,种群结构简单,其产量易受自然水域中饵料生物、捕捞强度、敌害生物、产卵场等因素的影响,自然产卵的孵化率也较低,因此,为了稳定银鱼产量,同时也为了推广大银鱼的异地移植,准确及时地提供受精卵,各地普遍实施人工繁殖,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2.1亲鱼选择在繁殖季节,采用小网目刺网或拖网(网目1.2-2.2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