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对虾病害,要坚信科学,认真分析,牢固坚持撘苑牢鳎乐谓岷蠑的方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精养池水不进不排,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而应小排小进,旬交换量控制在10-20%为宜,只有保持水环境稳定,才有望避免病害发生。 2:要强化水质监测手段,确保各种理化因子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精养池内理想的水质指标应该为:溶解氧含量>5mg/L、总碱度>120mg/L、pH值7.8-8.6、氨氮含量<0.6mg/L、盐度10--25‰、水色呈浅黄褐色或浅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cm。 3:要强化对对虾生长的管理,定期巡池、随机选点,检查对虾摄食、增长、增重、满胃率、体质、体色等情况,并作详细记录,通过纵横对比,研究分析,以确定饵料营养构成是否合理,投饵量和水环境是否适宜对虾正常生长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