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六条技术措施

2025-4-1 05:45|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针对池塘养鱼的比较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采取六条措施取得了明显效益。  一、改善池塘条件,应用先进养鱼技术,从提高单产中要效益  本地区池塘多数建于“六五”期间,塘底淤泥严重淤积,池埂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针对池塘养鱼的比较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采取六条措施取得了明显效益。

  一、改善池塘条件,应用先进养鱼技术,从提高单产中要效益

  本地区池塘多数建于“六五”期间,塘底淤泥严重淤积,池埂塌陷。针对这一问题,组织生产者改造旧塘、护坡整堤、清理淤泥,将贮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越冬池除外)。现在,全地区以每年改造池塘5000亩的进度,建成了大面积符合标准的精养塘。池塘标准提高了,精养技术得以推广,单产随之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上升。

  二、挖掘饲料潜力,采取科学投喂技术,从降本节支中要效益

  一是开辟新饲料源、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多种优质低价饲料代替鱼粉。目前,颗粒饲料原料品种已挖掘10多种,饲料系数由2.3降到1.9,每公斤鱼成本降低0.30元。二是发展节粮型渔业。对于资本不足的养鱼户,让他们增大鲢鳙放养比重,靠畜禽肥水利用粮食加工下脚料喂鱼。另外,根据水体天然饵料丰富,有机肥储量大的地方,增大肥水鱼比重,水草资源丰富的地方,提高草鱼放养比例。三是采取科学投喂技术,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方,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让投喂的饲料被鱼充分利用。

  三、调整养殖结构,加快养殖品种更新换代,从价格差距中要效益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膳食结构的改善,在养殖结构上大胆改革,抓住机遇,瞄准市场、大搞外引的,养野的、搞新的、抓快的,来提高养鱼效益。目前全地区已引进名特优品种已达16种,新品种的销售价格与原有养殖品种价格差距甚多。有位养鱼户,依靠养殖新品种年收入3万多元,比原有养殖品种增效2万多元。

  四、实行套养轮捕,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从均衡上市中要效益

  一方面实行套养,轮捕方式,捕大留小,常年上市。另一方面,扩大商品鱼越冬服务,次年卖“开江鱼”,扩大温室越冬面积,储存商品鱼,让寒冷的冬季,也能吃上活鱼。

  五、依靠现有池塘,投放大规格鱼种,大夏花,从一季养两茬中要效益

  由于本地区自然条件限制,6月份和7月上旬市场缺少鲜活鱼,售价甚高。通过投放大规格鱼种,到6月末,7月初商品鱼就可捕出上市,取得好的季节差价。接着放养大夏花鱼种,充分利用现有池塘条件,达到一年养两茬鱼的目的。

  六、完善生产结构,开发水产旅游垂钓,从二三产业中要效益

发展游钓既可间捕出池,减轻商品鱼的在塘量,又可使商品鱼分流,缓解“卖难”的问题,效益可增值。当地钓出的鱼价比市场每公斤高出8元左右。鱼频频上钩,费时不多,得鱼不少,钓鱼者心满意足,养鱼者更不会吃亏。

七、利用光合细菌提高产量是一条目前不错的选择。具体方法见本网站的产品介绍一栏中的相关内容。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