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池塘高密度立体精养技术

2025-3-29 18:4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41| 评论: 0

摘要: 青虾以其肉质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多年来,青虾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是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目前,我地一些专业养鱼户将原来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的老塘改成青 ...
青虾以其肉质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多年来,青虾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是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目前,我地一些专业养鱼户将原来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的老塘改成青虾专养塘,但产量低、效益不高。为此,我们改变池塘的生态环境,采用高密度立体精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池塘准备

青虾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虾池应建于通风性能好,光照时间长,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水质无污染的场所。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1000~5000为好,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以3∶1为佳。池塘坡比应控制在1∶2.5~3,水深1.2~1.5m,池底平坦,以适应青虾贴坡爬行。高密度立体精养高产池塘,可采用双层或单层网片搭栖息区1排或2排,占池塘总面积的25%左右。两层网片间距约30cm,上层网片移植空心菜覆盖水面,使其根系延伸并穿过第二层网片,为虾的蜕壳、栖息、摄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池塘四周可设置一些附着物如树枝等,用来增大水体的立体利用,减少虾之间的接触,提高成活率。此外,每667水面配备0.5~1kW的增氧机或水泵1台。进水口用40~60目筛绢制成网袋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受精卵进入虾池,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

2、虾苗放养

虾苗放养前10~15d,每667用75~100kg生石灰清塘消毒;5~7d后,注水50cm深,按池水肥瘦每667施腐熟类粪肥150~2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6月中、下旬,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上放养虾苗,规格为1.5~2cm,放养密度每667为8万~10万尾。放苗半个月后,每667可套养花、白鲢夏花苗种500尾左右,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商品虾的规格。

3、饵料投喂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但也有选择性,植物性饵料中较喜豆饼、麸皮、面粉;动物性饵料中较喜蚯蚓、螺蚬、小杂鱼、鱼粉等,根据青虾的食性,按30%~40%动物饵料,60%~70%植物饵料配制成颗粒饵料。小虾期日投饵量为虾重的8%~10%,成虾期为虾重的5%~7%,并以粉状拌和为主。根据虾的摄食规律,1天分2次投喂,即上午8时和下午17时,上午投饵量占30%,下午投饵量占70%,一般沿池周边浅滩处投喂。喂颗粒饵粒的虾池,9月份开始至10月上旬最好加喂一次破碎的鲜螺蚬,日投量为虾重的10%左右,以增强育肥效果。

4、水质管理

虾池的水质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cm左右,pH值7~8,若水质偏酸性,每10d可泼洒生石灰5~10kg/667m2。虾苗入池时,水深掌握在60cm左右。以后每隔5~7d注水1次,最大水深控制1.2~1.5m。看水施肥,培养虾易消化的浮游生物。及时换水改变池塘原有的浮游生物种群结构,避免形成有害水体或形成不易被虾消化的浮游生物。池塘换水至少15d1次,每次1/5,使虾池溶氧在2mg/L以上。

5、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虾的吃食、蜕壳、生长等活动情况,检查池塘的进、排水,水位及有无漏水,测量水温,捞去浮草,杂物等,并做好巡塘记录。8月中旬至9月底,虾体已较大,吃食生长均较旺盛,这是虾一年中最易缺氧浮头的季节,一定要在晚上增加巡塘次数,定时开启增氧机或水泵冲水,防止虾浮头。一般午夜1时至日出前开增氧机,阴雨天全天开,有时为使池底充气曝气,在晴天的下午14时左右增开增氧机1次,以预防青虾浮头。一旦出现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

6、病害防治

青虾抗病力较强,较少发病,目前以消毒预防为主。我们在实践中以泼洒生石灰浆为主,一般每月泼洒2次,每667每次15kg左右,生石灰既可以起消毒作用,又可增加水中钙离子。

7、成虾捕捞

成虾捕捞要依据水温,虾的生长以及市场行情而定。青虾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逐渐停止吃食和生长,此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起捕上市,先期捕虾可使用虾抄网,连续抄捕,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一般可起捕池中成虾的70%~90%。至春节前后,视池中虾的情况决定是否干池起捕。如果不干池,留池的部分虾可继续饲养至翌年5月份起捕;若要干池,则要预先准备网箱,将干池捕起的虾及时充气,并用小网箱滤出不到上市规格的小虾,换池塘或在原池继续养殖。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