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鱼塘无害化改造方法

2025-3-23 21:1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64| 评论: 0

摘要: 经过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风雨、水流侵蚀塘埂,使塘中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殖质,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第二年养鱼 ...
经过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风雨、水流侵蚀塘埂,使塘中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殖质,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第二年养鱼产量。现将改造方法介绍如下。

一、寒冬晒塘把塘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季节,由于日夜温差大,温度最低,潜伏塘底的有害生物活动微弱,经不起冰雪严寒的侵袭而死亡。同时,经冰冻曝晒,塘底土质变得疏松,又与空气接触后,有助于细菌活动,把有·害物质转化为营养物质,为来年改善溶氧状况和改良水质创造了条件。

二、排污清淤塘水排干后,将汕底的淤泥堆放在鱼塘斜坡上,加宽培厚塘埂,把较厚的淤泥运到农田、菜地里作肥料。由于鱼塘清淤工作量大,人力清淤的效率较低,如采用泥浆泵、变压水泵配合清淤效果最好。通过清除淤泥、修砌塘埂等,可有效扩大鱼塘容量,增强抗旱保水能力。高产鱼塘至少3年清一次淤泥,虽然清淤费用较高,但司·降低饵料系数及鱼。病防治费用及暴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故利大于弊。

三、水旱轮作可将鱼塘水排干,保持有10厘米厚淤泥,再种上黑麦草、蚕豆、油菜及蔬菜等,实行种养有机结合,用农作物根系来通气、吸收和转化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达到改良土壤,破坏水生病菌的生活环境的目的,能显著减少鱼病的发生,“养鱼——种农作物——养鱼”的水旱轮作方式,可互惠互利。

四、撒药消毒放鱼前7~10天,用药物进行一次集中消毒,彻底杀灭塘中各种致病微生物,这是控制来年养鱼少生病的关键。还可以中和淤泥中的有机酸、硫化氢等,改变酸性环境,使淤泥呈弱碱性,有利于鱼类的生活。将鱼塘水放干,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撒人塘中挖掘好的几个小坑,把生石灰放入并加水溶化,趁热立即泼洒鱼塘,包括堤岸脚,第二天早上最好用铁耙翻动塘泥,此法对更新鱼塘效果好。若是带水消毒,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将生石灰放人木桶中溶化后立即全塘遍撒。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