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各地池塘养殖的鱼、虾、蟹,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藻害发生,导致养殖品种中毒死亡。藻类品种繁多,其中多数是养殖品种容易消化吸收的,但也有致养殖品种罹患疾病的,这里分述如下: 铜锈微囊藻、水花微藻:俗称湖淀、铜锈水。这类藻多在高温季节发生,条件是水温28℃一30℃,pH值8.0--9.5时生长最快,而此时也正值鱼、虾或蟹生长旺季,其危害一是当藻类大量死亡时,其本身含有的蛋白质迅速分解,产生羟酸(NH20H)及硫化氢(H2S)等有害物质,引起养殖品种大量死亡;二是当其繁殖过盛时,水中溶氧不足而引起自身大量死亡,使池水缺氧更趋严重,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半夜至清晨水体本身溶氧最低时,所以极易引起养殖品种缺氧死亡。 防治对策: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如此时已有发生,在清塘施肥后用“乐邦”1号15kg/公顷,使池水保持一定肥度,抑 制其生长繁殖。放养后如发生湖淀危害,则用0.7g/m3硫化铜全池泼洒。也可在发生初期,池中投放雄性罗非鱼10000-- 15000尾忪顷控制。 多甲藻、裸甲藻:俗称红水,多发生在有机质过多、硬度大、呈微碱性水中,当水温和pH值突然改变时,就会大量死 亡,产生甲藻毒素而致养殖品种致死,所以在雷阵雨或冷空气前后应特别警惕。 防治对策:发生前经常更换新水,调节水质、破坏其发生环境;发生后,亩用生石灰20---30kg提高池水pH值,突然改变其水质环境、使害藻死亡。然后换水;也可用0.7g/m3CuSQ4全池泼洒,二天后再换1/3新水入池。 小三毛全藻:多发生在高盐高硬度地区,其分泌一种使鱼中枢神经中毒的毒素而致鱼死亡,当池水中超过3000万个/升数量时,水呈黄褐色,就会引起花白鲢及鲤鱼死亡。 防治对策:发生前用乐邦鱼肥,培肥水质,使有益藻类占绝对优势种群,放养后保持水质肥、活、爽;发生后,立即换 水,然后用乐邦鱼肥调节水质,再用Cu-S04使池水呈0.7g/m3浓度,抑制害藻分泌毒素,最后再换新水。 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夏秋水温较高的浅水池中萌发,长成缕缕细丝,扎在池底,直立水中。当其 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虾蟹误人其中即被缠绕而死。 防治对策: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瘦水塘及新挖塘施足基肥,并配合“乐邦鱼肥”1号15kg/公顷泼洒;水绵发生后,用0.7g,/m3CuS04泼洒,二天后换去1/3水,也可用“扑草净”150kg/公顷泼洒。 水网藻:俗称绿丝毛藻,多发生在较肥的浅水池塘中,藻体聚集形成如网带,幼小鱼虾误人其中难以解脱。 防治对策: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前如水网藻已发生,用CuS041.5g/m3浓度杀灭。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CuS04时应考虑养殖品种对铜离子的耐受力,因水温越高,毒性越少,配制时剂量相应调整;如就地取材用扑草净代替,在用后当藻类死亡而引起缺氧时,应及时增氧;采用乐邦系列产品时,要在水温较低的上午泼洒,此时池水不易对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