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本鱼的选择与培育 1、亲本鱼的选择 亲本来源于本地区长江江段张捕的长江原种,选择体色呈金黄色、黄色或黄褐色,体质健壮,体形标准,年龄4龄以上,体重6kg以上的鱼体作为亲本鱼。 2、亲鱼的培育 亲鱼的培育有池塘专养及四大家鱼池塘套养两种方法。池塘专养亩放养量控制在100---120kg,数量18尾以下,过多易互相撕咬而受伤死亡,并搭配一定数量的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套养亩放养量为2尾,15kg左右。 培育亲鱼的饵料主要以活饵料为主,专养池每亩年初首次投入活的小鲫鱼、鲤鱼等50kg以上;套养池每亩年初首次投入活的小鲫鱼、鲤鱼等25kg左右作为饵料鱼。在摄食高峰期适当再投放活饵料,并投喂一些新鲜鱼肉块或畜禽内脏等。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临产前1个月加大冲水量,增加流水刺激,促进性腺发育。 二、成熟亲鱼的选择 亲鱼经拉网或干塘起捕后,选择性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配组。成熟良好的雌鱼,腹部膨大,仰腹可见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中线深凹,生殖孔突圆而短,生殖孔扩张,呈红色;胸鳍椭圆形,其硬刺外缘光滑,内侧只有几颗强大的锯齿。成熟良好的雄鱼,腹部明显地比雌鱼小,生殖孔突尖而长,其长度可在0.5cm以上,生殖孔闭锁,末端呈红色;轻压腹部有精液外流;胸鳍尖,其硬刺外缘粗糙,内侧有一排强大的锯齿。 三、催产与孵化 1、催产 南方大口鲶催产选择5月上中旬,以孵化环道为产卵池,为防止鱼体被喷嘴划伤,特将喷嘴改换成喷头。催产药物选择马来酸地欧酮(DOM)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2号类似物(LRH--A2),按一定剂量,雌鱼剂量为DOM5mg+LRlH--A27&g/kg,雄鱼剂量为雌鱼剂量的三分之一,以胸鳍基部注射法一次性注入。亲鱼注射激素后,放人孵化环道中,并始终保持环道内有微流水,以防缺氧。 亲鱼注射激素后,根据当时的水温,推算效应时间,一般水温22℃,效应时间为18小时左右,在亲鱼发情前两个小时,开大环道进水量,增加流水刺激,同时放置适当数量的鱼巢。亲鱼经发情后产卵,由于大口鲶卵的粘性较差,一部分鱼卵粘附在鱼巢上,一部分仍悬浮在水中,此时环道的水流以冲起鱼卵为准,防止鱼卵因沉底而窒息死亡。但水流不宜太快,因大口鲶的卵膜较薄,过多的摩擦极易造成破损。同时不定时检查产卵情况,若水中悬浮卵较多时,应适当添加鱼巢。 2、孵化 待大口鲶产卵结束,受精卵经转移或暂放在网箱后入孵化环道,水流仍以冲起鱼卵为准,不能过快。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利用显微镜,密切观察鱼卵、仔鱼的发育生长情况,不定期在进水口用药物挂袋等方法,防止敌害生物侵袭和疾病的发生。水温在22℃时约50个小时鱼苗可脱膜而出,此时鱼体呈金黄色,具有较大的卵黄囊,再过2--3天,鱼体逐渐转变为黑色,此时已能平游,这时应减少环道进水量,减少流速,以免消耗鱼苗体力。 四、苗种培育 1、育苗放养 南方大口鲶的鱼苗生长至2cm之前仍在孵化环道中进行,放养密度为10000--12000尾/m3;2--3cm则选择用水泥育苗池,要求育苗池的面积15m2左右,水深0.8—1.Om,池底及四周均水泥铺面,面壁光滑,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换量大,溶氧充足,并有相应的设备和遮阳物,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m2;3cm以后可选择水泥池、池塘、网箱等作为培育池,放养密度为200---300尾坪方米。 2、饲料投喂 鱼苗孵出后2—3天,卵黄消失一半以上,仔鱼可以短距离的游动,这时应开口,开口饵料可选择熟蛋黄颗粒水浆,当天按每万尾1—2个熟蛋黄投喂,次日可直接投喂个体较小的轮虫和水蚤,保证池内有较高的生物饵料密度,还可以将出膜不久的鲂毛籽投入环道作为饵料鱼。之后几天,根据南方大口鲶的个体大小,除每日投喂适量的水蚤外,可以将其它个体稍大的毛籽作为饵料鱼投入,如鲫、草、鳙等。这样6--8天后当大口鲶长到2cm左右时,即应转到水泥培育池中进行培育;2cm以后的饵料投喂以丝蚯蚓、家鱼毛籽为主。 经过12天左右培育,鱼苗体长可达3cm以上,此时可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前期主要投喂丝蚯蚓、鳊、鲫、草、鳙乌籽、火片等活饵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一20%。当体长达到5cm以后,则除喂活饵料外,应采用适口的高蛋白配合饲料加鱼肉浆进行驯食,日投饵量为10%左右,并逐步转向以配合饲料投喂为主,促进南方大口鲶的食性转化:又经过15--18天培育,当鱼种长至7—10cm时即可转入成鱼塘进行成鱼养殖。 3、饲养管理:在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过程中饲养管理上主要把握四点: (1)饲料投喂要求均匀、足量、适口,每日2--3次,防止因适口饵料不足而造成互相蚕食。生物饵料投喂前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并用3%食盐水或5ppm高锰酸钾消毒后才进行投喂,以免将病原体带人。 (2)水质管理:培育池用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培育池内每天采用虹吸法排污,消除粪便与残饵,灌注新水1—2次,以保证水质清新,并加开增氧泵充气数小时,以达到除去水中有害气体和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的作用。 (3)分级饲养:由于大口鲶苗种总存在摄食能力的不同,其个体之间存在着生长差异从而出现互相残食,所以大口鲶长至2cm以后,必须每隔5—7天即要进行拉网过筛,分级分池饲养,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4)病害防治:南方大口鲶生长到鱼种阶段,极易感染和发生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病害(如烂尾病),可以用强氯精全池泼洒0.5g/m3,连用三天,及时准确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因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