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防治法

2025-3-19 17:3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36| 评论: 0

摘要: 鱼病防治工作是提高鱼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坚持防、治结合,“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才能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药物防治法有清塘法、浸洗法、全池泼洒法、挂篓 ...
鱼病防治工作是提高鱼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坚持防、治结合,“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才能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药物防治法有清塘法、浸洗法、全池泼洒法、挂篓、挂袋法、内服法等方法。

—、清塘法

在放养鱼之前,需先用药物清塘,清除池中存在的病原体和带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野杂鱼、鱼类的敌害等。清塘最理想的药物是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清塘法有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漂白粉清塘只需加水溶化全池泼洒即可。

1、于塘清塘:先将池水放于,留5--12cm深度的水,然后在池底各处挖4--6个小潭,将生石灰放入小潭中让其溶化后向四周均匀泼洒。其用量为80---95kg/亩。

2、带水清塘:将生石灰溶化向池中均匀泼洒,用量为120—150kg/亩。

二、浸洗法

为避免带有病原体的鱼种进入池中,在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预防鱼病。我们经常采用的鱼种浸洗药物有硫酸铜、漂白粉、食盐、敌百虫等。可采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铜浸洗15分钟左右(水温15℃--20℃),有时也可用3%的盐水浸洗5分钟左右或5ppm敌百虫20分钟(水温10℃一15℃)。在实际操作中浸洗时间视鱼体健康程度和温度高低适当调整,浓度也可适度增减。

三、全池泼洒法

鱼种消毒除了在容器中浸洗外,也可在鱼池全池遍洒中进行,这是治疗体外鱼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使用漂白粉、生石灰、敌百虫(90%)晶体和硫酸铜合剂(5:2)等药物。1--1.5ppm漂白粉在夏季16℃--17℃时全池遍洒或用O.2--0.5ppm敌百虫全池泼洒可以治疗侵蚀性病害,也可以使用0.7ppm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应注意在泼洒时将药液向池中均匀遍洒,操作者应位于上风头,勿用金属容器盛装药液。

四、挂篓、挂袋法

1、挂篓法

将药物挂在食台边形成一个药液区,当鱼进人食台摄食时鱼体得到消毒。1个食台挂3--6个,每篓中装100---150g漂白粉,每天取出残渣换人新的,连挂3--5天,病情严重时应延长时间。

2、挂袋法:将装有硫酸铜或硫酸铜合剂(5:2)的布袋挂在食台周围,1个食台挂3—6袋,每袋装硫酸铜1OOg,硫酸亚铁40g,连用3天,此法可预防寄生虫病。

五、内服法(药饵投喂法)

将大蒜、土霉素、氟哌酸、大黄等药物拌人饲料中,制成药饵进行投喂。如将大蒜泥与饲料拌合,晾于后投喂,每天用量5一1Og/kg,连用3--6天可治肠炎病。也可在饲料中加入3%--4%食盐或土霉素5%拌食投喂。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