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本着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增加渔民收人为目的。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的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一般情况下,只要适合养蟹的池塘都可以套养黄颡鱼,但是池塘在放养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以杀灭池中的病原体,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分开,另外要在池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面积以覆盖池塘面积的30%左右为宜。因为水草的根部会滋生出一些水蚯蚓等底栖动物为可蟹和黄颡鱼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有利于黄颡鱼捕食小鱼虾,另外还可以为河蟹提供蜕壳隐蔽的场所。 二、黄颡鱼的套养规格及密度 套养密度应根据底层其它野杂鱼类的数量而定,一般情况下:放养V期幼蟹的池塘最好套养2厘米以上的夏花500--600尾/亩;放养规格为100---200只/公斤的扣蟹的池塘最套养100尾/公斤的黄颡200—300尾/亩。套养密度太高,会形成黄颡鱼争食河蟹饲料的矛盾,若规格太大,又会影响河蟹的成活率;反之,若套养密度太低,则不能起到增加收入的目的,规格太小,黄颡鱼的成活率又会太低。 三、日常管理 蟹池套养黄颡鱼,在管理上仍以河蟹为主,黄颡鱼由以池中的野杂鱼、虾、鱼卵和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虾为食,起到池塘清野的作用,只要套养密度控制合理,则在养殖过程中无需单独投喂饵料。但黄颡鱼易缺氧,需经常冲注新水,保持水中溶氧丰富,一般5---6月份每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质过肥时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要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35厘米左右。 四、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夏季高温时,最好每隔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因黄颡鱼属无鳞鱼类,河蟹为甲壳类,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一般的鱼类要高,因此,在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剂量要计算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