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大口鲶,一般当年4-5cm的鱼种,经150天以上的饲养,成活率可达70%,每㎡网箱可产商品鱼65-85kg。要想大口鲶网箱养殖实现高产高效,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水体条件 南方大口鲶生存适温0℃0-38℃,最佳生长水温25℃-28℃,低于18℃或高于30℃生长缓慢,水温8℃左右不完全停食,升至32℃完全停食。水中溶氧5mg/L以上生长最快,低于2mg/L出现浮头,低于1mg/L泛塘死亡,pH值适宜范围7-8.4。因此,网箱应设置在相对开阔、向阳,有一定风浪或有缓流的水域,水深5m以上,透明度80cm以上,全年22℃以上的水温有3-5个月,水中溶氧3mg/L以上,pH值在7-8.4。 二、网箱设置 在养殖中常采用三级网箱养殖方法。即放养4-5cm长的鱼种,先在一级网箱中培育,长到一定规格后,转入二级鱼种箱饲养,最后转入第三级成鱼网箱养殖。这三种网箱的网目分别为0.6-0.8cm,1-1.5cm和2.5-3.5cm,鱼种网箱体积5mx5mx3m,绞织聚乙烯单层敞口网箱。成鱼箱内网目2.5-3.5cm,外网目3.5-5.5Cm,双层聚乙烯结节封闭网箱,体积5mx5mx3m。用楠竹作框架。网箱应左右交错在一条线上,中间用聚乙烯绳联结,箱距保持一个箱(即5m)的距离。网箱排距保持在30m左右,让每个网箱中央设置用密布和楠竹框架制作的饲料台,鱼种箱应搭遮阳棚。 三、鱼种放养 当年繁殖的鱼苗培育到4-5cm,方可放入一级网箱饲养,密度为400-600尾/㎡。饲养15-20天后,清箱过筛,大小不同的分箱饲养,把达8cm以上的鱼种按300-400尾/㎡的密度另箱分养,当其规格达到16cm左右时,转入二级鱼种箱饲养,密度为200-250尾/㎡。当其尾重达25g左右时,转入成鱼箱饲养,密度为120--150尾/㎡。如果投放尾重400g左右的隔年鱼种,每㎡只能放养30-50尾。同时,在养殖中要选择纯正的大口鲶苗种用于成鱼养殖,在购种时要与土鲶苗种相区别。大口鲶苗种尾鳍的上叶明显比下叶长,体色较透明为黄褐色,灰黄色,集群活跃,觅食强;而土鲶苗种尾鳍上、下叶等长,体色黑色,分散于池中,不活跃、觅食差、生长缓慢,个体小。 四、投喂方法 网箱养殖大口鲶主要投喂配合饲料。根据大口鲶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生产上常采用4个饲料配方,即转食饲料,鱼种饲料,成鱼饲料和秋后饲料。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0%-50%,其中转食饲料中达45%-48%,成鱼饲料配方中粗蛋白含量为35%即可。一般鱼种饲料配方为:鱼粉40%,淀粉15%,黄豆粉10%,酵母粉5%,花生仁粉20%,骨粉5%,鱼油3%,预混料2%。成鱼的饲料配方为:鱼粉25%,淀粉18%,大豆粉18%,花生仁粉18%,酵母粉5%,玉米粉10%,鱼油1%,复合氨基酸2%,预混料2.5%。在网箱中养殖大口鲶,个体较小的在水体中层摄食。个体较大的在底层摄食,小个体爱吃腥,软质饲料,稍大的才愿吞干,硬颗料饲料。不论大小规格的大口鲶,几乎没有浮上水面抢食的习惯,较喜在箱周及4个箱角栖息活动。因此,网箱内必须设置饲料台,一般每10㎡设1个,悬挂在箱内离网底20-30cm处。投喂时将饲料撒在饲料台上方水面,在饲料颗粒逐渐下沉的过程中被大口鲶吞食。其投喂在大口鲶全长5-10cm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8%-10%,日投3-4次;全长在l0-13cm时,日投饵率为4%-6%,日投2—3次;全长在23cm以后,投饵率可降为1%-3%,日投喂1-2次。每天最后一次投饵可安排在晚上10时左右进行。一般2-3kg配合饲料可长1kg大口鲶。 五、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查箱应每天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勤洗饲料台,及时清除残饵污物。 (2)清洗网箱网箱下水后底部一定要拉平,并将底部用网绳套牢,以免风浪将底部掀翻,发生逃鱼事件。由于鱼种网箱网目较密,极易附生藻类,使箱内水体与箱外水体不畅,因此一般每隔5-10天刷洗网箱一次。 (3)勤查鱼情养殖中应规范操作,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认真观察,分析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 日记,记录水温、摄食、溶氧、死鱼及病害情况。 (4)鱼病防治网箱养鲶重在病害预防,鱼种人箱前要对鱼体进行消毒,放养时密度不宜过大,饵料要充足适口,尽量减少鱼体受伤及自相残杀。发生鱼病时,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制作药饵予以防治。由于大口鲶是一种无鳞鱼类,对各种药物较之有鳞鱼更为敏感,因此用药应特别注意,使用量一般不应超过常规用量,对刺激性和毒性较大的药物,其用量应小于常规用量,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较为合适。(摘自鱼业致富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