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施肥可提高浮游生物的数量,直接关系到鱼塘产量的高低。池水透明度是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和水质肥瘦的主要依据。总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肥料的效应、池水原有肥度和所养鱼的耐肥力而确定。人粪、畜粪肥效高,应少施,底泥厚,草食性鱼类为主的鱼池也要少施。一般识别肥度和用肥量的标准如下: 池塘溶氧。主要养殖鱼类最低溶氧量为3毫克/升,有机物耗氧量大致为30毫克/升,在生产上要把握住。鱼类生长旺季要保持鲢鱼、鳙鱼每3-5天轻浮头一次,以黎明前后浮头,日出后很快下沉为好。 浮游生物量。鱼类生长期浮游植物为2000万-5000万个/升、浮游动物为4000万-5000万个/升。在生产上常根据透明度和水色来判断,一般池水透明度以25-30厘米为宜。此时,池水肥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溶氧高;水色以茶褐色、油青色为佳,前种水色为施有机肥的水色,后者为施无机肥的水色。若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应适当增加施肥量,反之要减少甚至停施。 营养盐类。水体中的营养直类主要有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一般含营养盐类多的水天然饵料生物量大,这样的水为肥水。但过多的话,水质会太肥,耗氧量大,可造成鱼类缺氧中毒,,因此,要适当施肥,控制其盐类浓度,一般硝酸态氮含量为2-3毫克/升,铵态氮含量为0.1-1毫克/升,磷酸盐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0.1-1毫克/升,硅酸盐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为2毫克/升。 施肥量。化肥在水体中的浓度为氮1-2ppm、磷为0.1-0.2ppm,其施肥量应根据水中氮、磷的含量而定,通过施肥把水中氮、磷比调节到7:1-10:1。施用化肥时,每亩水塘每次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3-5千克。施用有机肥时每500千克鱼产量施1500千克以上。其基肥每亩可施粪肥250-300千克或绿肥200-250千克。 注意事项:有机肥要经发酸腐熟下塘,并且有棚巴和无机肥混合使用。追肥要选择晴天进行,当气温较高,阴雨连绵或龟病发生时要少施或不施;在施用化肥时不能与碱肥混用,目前使用的化肥多呈酸性,一般都忌与生石灰、草木灰中其他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一般施用有棚巴的池塘水质会酸化,应定期使用生石灰。(摘自渔业致富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