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的生长水温为3-25℃,适宜水温为7-20℃,最佳温度为10-18℃。对于商品虹鳟鱼的养殖,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是流水池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流水池养殖又分为水泥池和土池养殖两类;网箱养殖有海水、水库、河道、渠道网箱等类型,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水泥池流水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两种方式。 基础设施建设——虹鳟鱼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鱼池建设和网箱建造。流水养鳟池一般是长方形的,长20~30米,宽3~4米,它的建造也可以根据不同水渠的水量和融氧量来灵活掌握。网箱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一般采用方形网箱,规格为5×5×8米,面积25平方米,水体总容量200立方米,网箱的深度最好在5米左右。网箱由浮动框架、箱体、锚锭装置三部分组成。框架是网箱的主体,起支撑箱体的作用。箱体由尼龙线或聚乙烯线纺织而成,下边缘装有沉子,五面连接而成。锚锭装置由锚、键构成,锚键长度为水深的2~3倍,起固定的作用,网箱上也可以用网目较大的网片加封盖,防止鸟类危害箱中的鱼。网箱的数量按照150~200亩水面放置一个网箱的比例排放。为管理方便,可以把4~6只网箱连在一起使用。 放养密度——虹鳟鱼成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水泥池的注水量、网箱水的交换量以及水的融氧量来确定,一般每立方米水体中放养2~10公斤的鱼,养殖效果比较好。 饲料和投饵——虹鳟鱼成鱼要投喂直径为6厘米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一般每天喂2次,每次20分钟。投饵时要遵循先少后多、先慢后快,再慢的原则。流水养殖要从注水口开始投喂,逐步外展,让所有的鱼都能吃好。 日常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的成活率、鱼体生长的快慢、饲料消耗的多少。所以,虹鳟鱼成鱼的日常管理不能忽视,要抓好以下几点:1.流水池深要控制在60~80厘米之间,流速控制在20~30厘米/秒之间,池水要清新,融氧要丰富,如果水量有限,可采取增氧措施。每升水的融氧量应高于5毫克,池水的PH值应在6.5~6.8之间。2.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筛选,调整放养密度,以利成鱼的成活和生长。3.定时巡塘,观察鱼情、水情,清除池中污物,保持鱼池卫生。特别是早晨、黄昏和下雨时更要坚持巡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4.定期测定鱼的生长情况,为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5.在网箱养殖中还要及时清除网上滋生的水藻,保持流水畅通。 鱼病防治——虹鳟鱼疾病常见的有营养性疾病、体外寄生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鳍病、烂肋病、肠炎等,其中以营养性疾病最为常见。 虹鳟鱼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寓防病于管理之中,主要措施有:1.选用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优良鱼种。2.提高池水融氧量,保持水体清洁卫生。3.投喂新鲜、适口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4.坚持鱼体入池消毒、工具消毒,发病季节还要进行水体消毒,消灭病源,适时投喂药饵进行预防。5.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及时诊治,并把病鱼单独饲养。营养性疾病要从改善饲料入手,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6.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代黄粉等中药,可有效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