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Salmogairdneri)鲑形目鲑科鲑属。亦称三文鱼。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山川溪流中。1866年始移殖到美国东部、日本、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东亚地区养殖并增殖。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养殖名贵鱼类。1985年5月首次从甘肃玛曲养殖场引进虹鳟鱼种至青海省海晏县哈达木泉养殖,获成功。
虹鳟体长形、吻园、鳞小。背部和头顶部有苍青色、蓝绿色、黄绿色或棕色。侧面银白色、白色、浅黄绿色或灰色。腹部银白色、白色或灰白色。体侧沿侧线有一条宽而鲜艳的紫红色彩虹纹带,延伸至鱼尾鳍基部,因故而得名。体侧一半或全部布有黑色小斑点。有一脂鳍。
虹鳟生活极限温度0-30℃,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减退,生长减慢,超过24℃摄食停止,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它对水中溶氧要求高。溶氧低于3毫克/升为致死点,低于4.3毫克/升时出现“浮头”开始死亡。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呼吸频率加快。要使虹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快速成长。
虹鳟喜逆流水刺激,引起正常运动,加速体内物质代谢。所以历来对虹鳟均采用流水的养殖方法,其流速为20-30厘米/秒为宜。食性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类、贝类、小鱼等为主要食物,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子和种子。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也照常捕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很好地摄食配合饲料。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较快,寿命通常为8-11年,最大个体可达9千克,天然水体中发现最大个体25千克。 雄鱼2年、雌鱼3年可达性成熟。产卵水温4-13℃,最适水温8-12℃。在天然环境中,产卵场在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鱼掘产卵坑,雄鱼保护,卵沉性。每个产卵坑通常有受精卵800-1000粒,个体怀卵量10000-13000粒,分多次产出,已知同一个体有繁殖五次的例子。其雌雄鱼的鉴别,外观主要依据鱼的头部,头大吻端尖者为雄鱼,吻钝而园者为雌鱼。 虹鳟生长繁殖快:虹鳟鱼的生长因水温、环境条件、摄食情况而有很大差异。在16℃条件下,通常满一年即可长至100~200克,两年可达400~1000克,三年可达1000~2000克,在9℃条件下,一年可长至40~50克,两年达200~300克,三年为800~1000克,最长寿命为8~11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最大个体达7。5千克。通常雄性个体性成熟期在1~5龄,以3~4龄为多,雌性个体以2~6龄的成熟期内4~5龄的个体居多。成熟个体一般在15~40厘米左右。虹鳟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我国适合于养殖虹鳟的冷水水域资源丰富,发展养鳟具有广阔前景。 虹鳟是名贵水产品,肉质肥厚、细嫩、刺少、味鲜、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富含健脑物质(20碳5烯酸)。易于加工,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名贵鱼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