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珠蚌的种类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蚌有100多种,但在生产上运用最广、养殖珍珠价值最大的是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这两种蚌,资源丰富,手术操作容易,珍珠产量高且质量亦好,尤以三角帆蚌更佳。 (1)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 是我国的特有种。壳大而扁平,壳质较厚,坚硬,壳后背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形状,故名。 三角帆蚌的细胞小片离体存活时间较长,具有很强的“嗜核性”,因此不但移植成活率高,而且增生成囊(珍珠囊)的速度快,产优质珠比例较高。三角帆蚌产珠质量上乘,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较慢。 (2)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 褶纹冠蚌的背缘向上扩展成鸡冠状,具特别明显的皱褶,因而称为褶纹冠蚌。 褶纹冠蚌培育珍珠,成珠快,珍珠长圆形,白色或粉红色。养殖珍珠产量高,但珠质粗糙光质亦稍差。 (3)背角无齿蚌Anoclontawoodiana(Leach) 贝壳呈圆形而膨突,壳很薄,珍珠层多显兰光。蚌体形较长,体高较小。 该蚌产珠质量尚好,多呈粉红或桃红色。但因壳薄、肉多、操作不便,生产上多不采用。 2、形态结构 (1)蚌壳河蚌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其身体左右侧扁,被两片对称而坚硬的蚌壳保护着,壳一般呈椭圆形或长圆形。 习惯上蚌壳分前、后、腹、背、左右。背缘连接处叫绞合部,内面突起叫主齿或侧齿。背缘稍前方突起叫壳顶。壳面有同心环纹叫生长线。壳内前、后有明显下陷疤痕叫前、后闭壳肌痕。这些特征,是河蚌分类的主要依据。蚌壳由95%左右的碳酸钙和少量的蚌壳素组成,共分三层。 3、生态习性 (1)栖息三角帆蚌喜流水环境,一般栖息在泥质、砂质、石砾底质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PH7-8。褶纹冠蚌和无齿蚌,PH5-9.5均能生存。 (2)食性主要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细菌及腐屑等,食物大小约20-80微米,河蚌的滤食量很大,每天的滤水量少则40升,多则100升以上。
![]() |